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機場搶建中新型組合導航定位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開展機場搶建工作時,需要考量的工程及技術要素比較多,該項工作專業性強,實施過程復雜。其中,測量系統不僅能夠精準定位,還要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同時,也對這一系統作業時間提出了明確限制。在激光跟蹤定位/慣性組合導航理念基礎上,對IMU/TS組合定位導航方法予以應用,明確各系統組成元素及傳感器誤差項,通過延遲系統時間,估計相關狀態,選擇卡爾曼濾波器,實現IMU與TS數據之間的融合,在對比分析過程中,驗證新型組合導航定位技術在機場搶建中的應用。
關鍵詞:機場;導航定位技術;激光跟蹤;GNSS
機場搶建工作實施難度比較大,為了達到良好的工程效果,需要考量新型組合導航定位技術的應用,結合實際工程目標,執行具體工作。自動化系統中,導航定位技術應用普遍,其定位精確及系統可靠與否,與該系統工作能力和應用潛能相關,要依據實際工程情況加以選擇和實施,方能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該背景下,無論是GNSS系統,還是作為組合導航系統的GNSS/INS,應用都非常普遍。但倘若選擇衛星導航方式,其對衛星系統中相關信息的依賴度大,在高層樓房區域、隧道、橋梁等衛星信號不是很強的地方,使用效果不好。此外,機場搶建工作中,涉及到深空探測、交會對接測量等相關工作,還需要及時清除空間碎片,因此,采用全自主綜合定位導航系統,方能滿足實際工作要求。倘若借助激光跟蹤定位/慣性組合導航理念,即使無GNSS信號,系統的定位和定姿仍然會比較精準。
1組合導航系統相關情況
1.1組合導航系統概述
組合導航系統即INS,通常組合飛機和艦船等運載體上兩種或多種導航設備,其本質是一種綜合信息系統,旨在實施導航定位,控制運動及執行設備標定對準等相關工作。該系統無論是精度還是可靠性都較高,且具備自動化優勢,從根本上實現了導航系統網絡化。因單一導航系統利弊兼具,所以通過導航定位技術的組合,同時采用多種信息源,實施多功能系統構建,增加系統維度的同時,使定位更加精準[1]。
1.2組合導航系統現狀及優勢組合
導航系統以計算機和數據處理技術為載體,組合導航設備,實現系統優化,使系統更加完備,包含輸入裝置、輸出裝置、數據處理和控制及外圍設備等。輸入裝置能夠對各類測量信息進行精準接收,經計算機處理之后,對飛機航向和航速等進行測定,并進行相關天文測算,而顯示器、打印機等輸出裝置的功能主要顯示優化和處理之后的信息。在機場搶建過程中應用新型組合導航定位技術,能夠彌補單一導航系統定位過程中的不足,使系統精確性和可靠性兼具。
1.3組合導航系統關鍵技術
組合導航系統實際上是對多傳感器多源導航信息的集成和優化,該過程中,信息的融合和處理非常關鍵,會用到卡爾曼濾波。其依托遠動、測量方程,在參量值已知的前提下,執行相關推測、校正和估算工作。這一背景下,倘若同時有多種分系統參與組合,可對狀態矢量概念進行應用。誤差多被用作狀態矢量,用以對速度和方位誤差等進行科學估算。計算機是組合導航系統中的主設備,其作用在于借助相應的數學方法,整合、優化、處理各導航傳感器發送的信息,繼而顯示出來[2]。2IMU/TS組合定位導航系統組成IMU和TS分別為慣性測量單元和全站儀。IMU/TS組合定位導航系統中涉及到的相關要素包括慣性測量單元、全站儀、時間同步器、數據采集處理單元。將各傳感器部件之間的分布關系作為劃分依據,還可將IMU/TS組合定位導航系統劃分為觀測站和流動站兩項。前者囊括全站儀、時間同步器、數據采集處理單元,已知控制點為其主要分布區。在流動站上布置IMU和激光棱鏡,從而增強移動載體位置、角速度、加速度等各指標敏感度。當這一系統處于工作狀態時,全站儀的作用在于對激光棱鏡進行跟蹤,在這一過程中,獲取棱鏡位置斜距、航向、俯仰角等關鍵性指標信息,并在卡爾曼濾波器中,與經過時間同步后的慣性數據同時解算,達到良好的信息處理效果。采用正確的方式,科學比對GPS/IMU組合導航系統和IMU/TS組 合定位導航系統中的相關實驗數據,以此為背景,對后者的位置測量精度進行科學評估,繼而對該系統原理進行驗證。
3IMU/TS組合定位導航系統模型
3.1狀態和量測
模型以慣性系統為載體,對目標運動參數估計方程進行構建,選擇Ts作為采樣時間設計標準,離散方程:該背景下,狀態向量已知,選擇一階馬爾科夫過程,對目標運動模型進行假設,得出測量方程Z(K)=H(K)×(K)+V(K).得出HTS=[I10×10,O10×10].3.2優化設計卡爾曼濾波器借用卡爾曼濾波公司,得出最優濾波方程:式(2)中:Kk和1k/kkkˆXHZ分別為卡爾曼濾波系數矩陣和誤差方程。經過正確的計算,分別對狀態和均方程差進行進一步預測,分別得出以下內容。卡爾曼增益矩陣為:狀態估計和均方程誤差估計分別為:
4分析傳感器誤差
模型采用科學的方法,優選正確的濾波器結構,并對各類傳感器誤差模型和各誤差源之間的關系具備清晰的認識,結合系統實際情況,科學標定和補償系統級誤差,避免在精確度方面對傳感器提出過高要求,以此為根本,使組合導航定位更加精確,達到良好的定位效果。IMU誤差、全站儀動態誤差和系統時間同步誤差共同構成了TS/IMU組合導航誤差源。
4.1IMU誤差
在IMU的ψ角誤差方程表達式已知的情況下,等效北向和東向加速度計誤差分別為▽N和▽E,而等效北向、東向、天向陀螺常值漂移分別為εN,εE,εD.計算得出,等效北向和東向誤差為100μg,陀螺隨機漂移為每小時0.1°。4.2全站儀動態誤差在高精度動態測量過程中,全站儀的誤差模型已知,其中包含測距標度系數、測距動態誤差、俯仰角測量誤差、航向角測量誤差等重點內容和相關要素。
4.3系統時間同步誤差
該誤差的形成是全站儀采樣時延、IMU采樣時延、全站儀時間基準和IMU時間基準的同步誤差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在時間同步誤差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全站儀,該誤差通常在0.1~0.2s,而其余兩項誤差相對較小,可忽略。執行全站儀動態測量工作時,初步測量至測量結果輸出再到測量數據傳入計算機,共同構成了時滯。τ=τb+τr+τω作為全站儀時延模型,τb和τr分別指代固定時間延遲和慢變漂移,一階馬爾可夫過程描述在該背景下極具適用性。具體實踐過程中,對時延模型起主導作用的是τb和τω,前者的數值大約為100ms,而q的取值范圍通常在50~100ms。
5實驗結果
優選一段坡度相對平整的路面,該路面既要具備較好的衛星觀測條件,又要有足夠長的直線距離。將控制點設置在道路一端,架設全站儀,并依托時間同步器對其進行同步,提升測量信息精確度。同時,還要依據相關測量要求,選定某處作為基線控制點,并在執行具體工作之前,通過GPS精確測量這兩個部位的坐標。在試驗車頂端,采用科學的方法,固定GPS接收機和激光棱鏡,嚴格控制二者之間的平面距離,以0.440m為宜。在試驗車頂部固定IMU和GPS接收機,使之處于開啟狀態,平面距離與前者等同。IMU和GPS接收機開啟之后,借助全站儀,將與基線相關的信息作為主要測量對象,以此為背景,對基線方位角進行計算。使棱鏡中心和全站儀保持對齊,之后,啟動自動追蹤。當試驗車處于移動狀態時,全站儀需要對鏡頭進行自動旋轉,以此鎖定棱鏡。把GPS接收機相位中心和激光棱鏡平面距離作為比較對象,經過比較之后,對可跟蹤全站儀測距進行驗證,看其是否精確。當GPS/IMU組合導航系統處于動態環境下時,定位精度是cm級,明確精度實驗原理及激光棱鏡和GPS接收機相位中心平面距離變化趨勢。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組合導航定位系統屬新型技術,應用范圍比較廣。結合機場搶建工作要求,對新型組合導航定位技術進行科學應用。當TS和TMU處于組合狀態,在IMU導航數據已知的情況下,借助組合平滑的方式,將定位數據跳變濾除,使TS具備較強的動態精度和位置分辨精度,達到良好的定位數據更新及動態跟蹤效果,提升組合導航定位精確度,使其更加可靠。TS/IMU組合定位導航系統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對dm級進行精準定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機場搶修速度及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何巍,洪勇.新型組合導航定位技術在機場搶建中的應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4(01):116-119.
[2]司文靜,趙銀祥,陳周,等.一種組合式水下導航定位方法研究[J].水能經濟,2017(05):331-332.
作者:曲春旭 喬惠君 單位: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