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工智能對高等會計教育的影響與啟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伴隨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應用于各行各業,導致大量的工作崗位流失。尤其在會計行業,人工智能憑借其高效以及極低的錯誤率,代替了許多的基礎財務會計工作,而此類會計從業人員在中國的比例高達77%。未來,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革新,會計行業從業人員面臨的挑戰十分巨大。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著會計行業的革新,也引導著行業革新的方向。中國的高等會計教育需要作出改革去應對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帶來的沖擊。
1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影響以及發展趨勢
1.1人工智能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直接減少了對傳統會計技術人員的需求。傳統的基礎財務會計的主要工作包括財務信息的搜集、處理,即做賬和出財務報表。而這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正是人工智能的強項,而且其功能還在迅速地擴展到其他會計職能。所以,會計行業對總體會計從業人員的需求正在急速減少。大大提高會計工作的工作效率。現在的會計工作,會花費大量人力與精力進行交易風險評估、樣本采樣分析、報表生成等數據分析工作,但由于工作人員的精力等問題,往往做不到數據的日處理和保證數據處理的時效性,導致企業對財務數據的利用也缺乏時效性,并且利用程度明顯不夠。人工智能的應用彌補了傳統會計管理的不足,實現了財務信息的日處理,會計人員只需每日登錄會計系統,錄入信息,人工智能便會以極快的速度進行數據處理、分析等工作。提高了數據處理的準確性。人工作業下的數據處理和篩選出錯率明顯高于人工智能,而且,人工智能能有快速發現錯誤并快速修改錯誤的能力。人工作業下的報表錯誤則需要再次花費相當大的精力去修改。減少了主觀的財務信息造假。人工智能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但因為不同的會計人員的管理權限不同和私人賬號不同,職責和分工非常明確,一旦出現財務造假,非常容易通過人工智能系統來進行核查,從而減少了財務造假犯罪的可能,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但另一方面,如果財務人員的保密意識和計算機安全意識不強,則極易發生財務信息泄露,這也令我們不得不擔心。
1.2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應用的現狀
自2014年德勤應用人工智能改善業務流程后,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都意識到了在會計工作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優勢,甚至一致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當作其超越其他同行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四大會計事務所不僅投資于人工智能計劃,更不斷將人工智能的工作滲透到其他更為重要的方面。現在,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應用已經從最初的基礎財會工作應用到了審計、稅務、預算、咨詢服務等更加重要和復雜的會計和審計人員工作中。例如德勤公司的“小勤人”和金蝶“小k”,它們已經開始從事智能報銷、智能報賬、智能報稅、智能記賬等會計工作,并且十分高效,“小勤人”可以在三四個小時內完成財務人員一天的工作。并且,它們是不間斷地工作著。
1.3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
現在,由于許多高級財務系統昂貴的成本,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并不廣泛,許多中小型企業依舊保留著之前的財會結構。但是,人工智能必定會向著越來越廉價、越來越平民化的方向發展,在未來人工智能會對大多數會計從業者帶來極大的挑戰。例如:BBC在近年的一個研究報告中分析了三百多種職業在未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會計以97.6%的可能性成為第三名,而第一和第二名分別是電話推銷員和打字員。人工智能代替會計從業者最大的優勢在于高效與極低的錯誤率,基礎財務會計的工作特點恰恰又是單調、反復,特別是需要大量的、公式化的計算,所以,為使企業的工作更加高效,人工智能逐步取代初級財會工作是必然的。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我國會計發展中的應用還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會計主體多樣性的訴求下,人工智能現階段的發展明顯無法滿足需求。比如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由于其復雜程度和難度較高,需要引進符合企業本身特點和實際情況的人工智能模式,但由于技術和研發成本等原因,人工智能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應用程度還不夠。總而言之,人工智能逐步取代大部分基礎會計從業人員是大勢所趨,但其功能還需要長足的進步,并且開發成本較高,所以要全面取代會計工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2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應用對高等會計教育帶來的影響
據統計,在2017年,財會專業的畢業人數大概在92萬左右,而在這92萬財會專業畢業生中,專科畢業生就達到了45萬,本科25萬,中專學歷畢業生21萬人,碩士畢業生9千多人,而博士學位畢業生不超過300人。這說明,我國現階段的高等會計教育的特點是極差化嚴重和普遍低素質。目前,我國在職的財會人員已經超過2000萬人,并且據上表可知,會計專業每年的畢業人數接近90萬,并且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可以看出,每年高校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行業本身的競爭就已經十分激烈。在每年的90萬會計專業畢業生中,75%-80%左右的畢業生會進入基礎財務會計的工作崗位。在未來人工智能環境下會對他們的工作崗位造成極大威脅的背景下,勢必會加劇許多財會專業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的現狀。
3在人工智能環境下對高等會計教育的應對
3.1培養綜合性會計人才
美國分析集團領袖AnandRao說:“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人們做出更快、更好、更便宜的決策。但是你必須愿意與它合作,而不是把它當作仆人或主人。”與人工智能進行合作,首先要做一個綜合性的會計人才,熟練運用會計系統進行會計核算,補充金融、稅務、財政方面的知識,增強全局把握能力和對未來市場的職業判斷能力。
3.2增加管理會計加強課程
會計轉型是一個大趨勢,越來越多的會計從業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需要從事更高級、更高職能的工作。基礎財會供大于求的現狀,再加上財務人工智能的參與,會計從業人員的主要工作已經由簡單的會計信息的錄入、整理、分析、檢查等逐步轉變為財務信息的篩選、審核,加速了基礎財會向管理型和更高職能的會計轉型。現在的財務機器人代替的大多是簡單的做賬、出報表、填制憑證、智能預算和咨詢服務等工作,學習更多的管理會計加強課程是增加學生就業率的首要。
3.3培養計算機型會計人才
現在,會計系統的應用十分廣泛,利用會計系統進行做賬、預算等基礎財會工作是一個會計師必備的技能之一。在未來,計算機型會計人才會是一個重要的會計從業者的就業方向,不僅學會使用會計系統,甚至成為會計系統的設計者或維修者,在未來會擁有更大的擇業優勢。
3.4高校專業老師的改革
高校會計專業改革對高校的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學校可以加強對會計老師專業的再教育,現在國家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再教育有相應的幫扶政策,也可以考慮招入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前沿的教師。對于教師而言,時刻把握行業的變化、關注教學的變革、不斷接受再教育、增強專業知識是高校會計專業改革對他們提出的更高要求。
4結語
雖然人工智能在未來逐步完全取代基礎會計工作是大勢,但對更高級的會計工作,例如管理、戰略、戰術層面的會計工作,這類對創造性、預測性、決策性要求更高的工作,人工智能是不能完全取代的,它會更加趨近于“人工+智能”的工作模式,即人工與智能合作,各自完成擅長的工作,以達到更加高效、準確完成會計工作的目的。所以,無論是高校的會計人才還是已經工作的財務人員,加速完成轉型,積極學習對應的計算機知識是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會計專業畢業生人數排名第一,高層次人才才是“香餑餑”[EB/OL].東方立品ACCA,2018-06-19.
[2]2018年畢業季,近100萬會計畢業生洶涌而來,你怎樣才能脫穎而出?[EB/OL].智匯卓越會計實賬培訓,2018-06-05.
[3]梁日新.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影響研究[J].財會研究.[4]鞏彥哲.人工智能在會計管理中的應用微探[J].會計研究,
作者:馬一博 陳夢茹 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