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信設備保險管失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分析介紹保險管結構及工作原理基礎上,結合我司研發、生產和工程實踐積累,總結了保險管在通信設備中使用所常見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機理。在此基礎上,按照失效分析的基本準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研究,闡述了保險管的固有質量、設計選型和制造應用等在產品中的重要性,對改進產品設計和提高產品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保險管;失效分析;固有質量;設計選型;制造應用
1引言
保險管是一種安裝在主電路中,保證電路系統安全運行的過電流保護元件。由于其在電路中具有獨特的電氣和物理特性優勢,如在回路中正常工作時接近理想線路或導線,熔斷后接近理想關斷,可快速熔斷或延遲熔斷,結構種類多樣且標準化等,所以隨著電路系統安全等級的不斷提升和細化,其將在各個應用領域中繼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針對電信設備用保險管進行失效分析研究,總結其在設計、生產和應用中所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有助于促進保險管的可靠生產和使用。
2保險管結構及工作機理
保險管根據安規認證、輸入源、響應時間、分斷能力等有不同的類型劃分,但不管是哪種類型保險管,其結構一般由端帽、熔體、焊錫和支架等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一是端帽,一般有兩個,是熔體同外部電路間鏈接的重要部件,它必須有良好的導電性,通常為鍍金、銀或錫等的銅合金材料;二是熔體,為中間導體部分,是保險管的核心,起到電流的導通和切斷作用,一般為鍍銀、錫等的銅合金材料,或其他多元合金材料;三是支架,用于將端帽、熔體固定,并使三個部分成為剛性的整體,它須有良好的機械強度、絕緣性、耐熱性和阻燃性等,確保在使用中不產生變形斷裂、短路、熔化及燃燒等現象,通常為陶瓷、玻纖或玻璃等材料;四是焊錫,用于將端帽和熔體進行可靠電氣焊接,同時起到保險管整體的加固作用,其焊接質量直接影響到保險管的電氣性能。除此外,電力電路及大功率設備所使用的保險管,通常在其支架內部還填充有高絕緣和導熱良好的滅弧裝置,如石英砂,以確保出現熔體熔斷后電路得到有效切斷,且無拉弧、漏電、起火或炸裂現象。當電路發生故障或異常時,隨著電流的升高,保險管熔體溫度也在不斷升高,在異常電流升高到一定程度和持續一定時間后,熔體上產生的熱量超過熔體的熱熔值且無法及時散開,此時熔體開始熔融并最終切斷電路,從而起到保護電路安全運行的作用。
3保險管失效模式及失效機理
保險管失效分析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找到保險管為什么失效的過程。通常而言,其失效分析從信息收集開始,到報告輸出和結果追蹤驗證結束,為了使分析結果準確,分析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先外后內、先一般后特殊、先無損后有損、先物理后化學等[1]。通信設備均大量使用各種型號保險管,根據保護層級不同,有些單板甚至使用好幾種不同型號規格保險管,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工程應用等各階段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故障,表1為近幾年保險管失效情況統計。經綜合分析驗證,保險管失效不僅跟器件本身設計和制造工藝有關,同時跟研發設計選型、生產制造和外場應用有很大關系。
4失效案例分析
4.1失效案例一
失效背景:某型號定制電源在工程現場使用2-7周陸續出現故障,表現為電源無輸出,經排查定位,為保險管開路導致。失效分析:從單板拆解下3只樣品進行測試,確認均已開路異常,進一步的外觀、端子結合強度和X射線檢查(2D)等項目檢測未發現有明顯異常,初步排除支架破損、端帽松動和過流燒毀等情況,懷疑斷點在器件兩端內部焊點,典型X射線如圖2所示。由于樣品內部焊點較大,X射線(2D)未能拍出內部斷點的位置形貌,為了在不破壞故障原始信息的情況下觀察其形貌,對樣品進行CT拍照,結果顯示其內部焊點有一端焊接開路,典型如圖3所示。根據其失效位置和形貌判斷,應為應力或焊接異常導致。為找到失效根因,分別對2只失效品進行灌封切片和機械拆解分析,切片樣品分析結果顯示熔體沒有熔融痕跡,開裂位置熔體端面保持切割時的形貌,且斷點周圍熔體表面錫鍍層缺失,IMC形成不連續,焊點內部無熔體殘留,典型如圖4所示;開封樣品斷點處熔體表面鍍層也缺失,內部焊點呈凹坑形貌,應發生過輕微打火,但能量并不高,典型如圖5所示。能譜分析凹坑及周圍表面未發現有熔體合金成分,進一步的切片分析結果同直接切片樣品一致,熔體端面保持切割時的原始形貌,說明熔體本身未受到損傷。綜合2只樣品的分析,發現斷裂側熔體浸入焊錫的深度很淺,而良好側熔體浸入焊錫深度很深,接觸到端帽,初步判定斷裂為焊點焊接不可靠導致使用疲勞開裂。將故障樣品返還廠家分析,明確失效根因:熔體裁剪設備卡頓異常,該批次熔體出現尺寸偏短情況,不良比例為600ppm左右,不良熔體比良品短1mm左右,導致上部端帽焊接時接觸長度不足,焊接強度下降,使用過程疲勞斷裂失效。分析結論:由于熔體裁線設備異常,熔體裁剪尺寸偏短,焊接時頂部焊點熔體和焊錫焊接長度不足,導致焊接強度下降,在外場使用時疲勞開裂。圖2故障品典型X射線圖(2D)改進措施:1)供方對原有裁線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確保熔體尺寸100%測量并在發現不良時可實時告警;2)供方每批成品均抽樣進行CT和切片檢測,確保焊接良好;3)供方對每批成品進行加載高低溫循環實驗,確保產品可靠性滿足使用要求。
4.2失效案例二
失效背景:某智能風扇控制板在整機測試時故障率較高,特別是在上電過程中。經對單板進行分析,發現故障均為保險管開路引起,X射線檢查顯示其熔體在中間部位燒毀,典型如圖6所示。從燒毀形貌和位置看,符合過載燒毀特征。為找到失效根因,進一步排查單板其他器件、供電條件和風扇負載等,均未發現有明顯異常,那么可能原因有:一是保險管選型降額不足,正常負載條件下燒毀;二是負載非純阻性,上電瞬間脈沖電流燒毀。根據原因推測,在測試現場用示波器探頭直接監測保險管上電瞬間和穩態電流,第一次上電結果顯示上電瞬態脈沖電流峰值pk達85.5A,脈沖維持時間為2ms左右,如圖7所示(電流計檔位設置為10mV/A,即10mV表示1A);穩態電流在3A左右,未超出保險管5A規格,且滿足降額要求,典型如圖8所示。從脈沖波形可知,上電瞬間脈沖能量可近似用如下公式計算得出:反查此代碼物料規格書,此保險管為快熔型,共有3個品牌拆分,A品牌在<10ms時,標稱熔斷I2t=5.6,B品牌為5.0,C品牌6.8,而故障保險管正是B品牌,為臨界值。分析結論:研發設計選型存在問題,未對不同品牌保險管進行充分驗證,由于品牌差異較大,導致系統上電瞬間保險管燒毀。改進措施:1)同代碼下不同品牌拆分,熱熔要求一致,且要求全部進行驗證通過才可以轉批量;2)對有風扇、電機或容性負載系統,由于啟動瞬間脈沖電流較大,要求使用慢熔型保險管。
4.3失效案例三
失效背景:某電源在工程現場使用2年左右出現大量返還,故障表現為電源無輸出,經定位,確認故障為保險管開路導致。進一步反查返修和發貨數據記錄,發現返還的電源模塊均來自某兩省份的某些區域,而該模塊電源為老產品,同批次物料也已大量使用于不同的項目,使用地域分布范圍非常廣,其他區域使用并未有相同故障返修記錄。失效分析:故障發生在工程現場階段,且屬于非早期失效,根據經驗可以排除如設計選型不當,或材料來料批次質量缺陷等問題,推測為應用環境問題,如機房環境溫度過熱、環境因素導致的保險絲老化、輸入電源波動、雷擊和負載短路等異常。首先,對返回模塊電源進行外觀檢查,未發現有單板有變形,器件燒毀,三防缺失,或灰塵附著等異常;然后對其進行導通測試,顯示開路異常,但在板對保險管進行X射線檢查,由于PCB板較厚加上板上背部器件影響,未檢測到有明顯異常;進一步將器件拆解,導通測試故障依舊,X射線檢查發現靠近端子附近有熔體斷裂并錯位,典型如圖9所示,根據經驗判斷,此位置斷裂一般為非熔斷。拆開器件端子和支架,發現內部熔體已經整體氧化發黑,且在X射線檢查發現異常處出現斷裂,斷口為自然腐蝕斷裂形貌,典型如圖10-11所示,進一步的EDS分析顯示,器件熔體已經硫化腐蝕,典型結果如圖12所示。根據器件失效機理,反查故障發生地的空氣質量情況,公開資料顯示,此區域均為產煤礦的重工業基地,PM2.5數據一直都很差,尤其是冬天,屬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由于器件支架為非密封陶瓷結構,如圖13所示,大氣中腐蝕性含硫氣體、濕氣和離子等進入其內部,導致其硫化腐蝕。熔體的兩端用粘接膠同支架粘接固定,由于粘接膠具有更強的吸附性,其周圍熔體腐蝕更快且最先斷裂。分析結論:1)保險管研發選型存在問題,保險管同代碼下有兩種不同支架結構,即密閉和非密閉,且未進行充分的應用可靠性驗證,導致非密閉器件外場腐蝕開路失效;2)項目工勘存在問題,未準確完整地提供站點環境信息,導致風險評估覆蓋不全,擬定的產品可靠性測試項目無針對性。改進措施:1)使用支架密封器件,如圖14所示,盡量選用熔體鍍錫或其他耐腐蝕鍍層器件,確保同代碼下不同拆分物料可靠性等級一致;2)器件和產品增加混合氣體腐蝕實驗,均通過才可以轉產;3)項目工勘需提供當地土壤、大氣、水及工業情況等詳細信息,以評估外場風險,制定針對性可靠性測試項目。
5結束語
保險管由于其結構原理、承擔功能和活性材質等特性,決定了其本身具有一些固有特征,生產和應用中出現失效不可避免,對其進行失效分析,就器件本身而言,提出工藝和可靠性改進措施,可提高保險管的固有質量;就其應用而言,從分析出的失效機理出發,采取切實的改進措施、更嚴謹的設計驗證方法和更完善的管理機制,可提高設備的可靠性,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守金.連接器失效分析方法與應用[J].機電元件,2011,31(5):35-38.
作者:韋祥楊 林金炳 單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