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科技文化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以班級文化為載體,激發團隊創造潛力
班級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延伸,是學校文化的內涵式發展。我校以班級文化為載體,把科技教育融入班級的日常建設中。如學校推行每個班級確立一個科技主題,以歷史上的科技名人或科技元素為班級命名,涌現出了航母班、神舟班和錢學森班等別具特色的科技主題班。同時,各班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探究精神,提煉班級口號、理念、目標和精神,制定班級發展愿景,讓學生在班級文化的熏陶下,養成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習慣。學生以科技文化為班級精神,朝著班級目標和發展愿景努力奮斗,不僅提高了學習的自覺性,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學生在濃厚的科學氛圍中快樂創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二、研發特色校本課程,豐富科技教育內涵
校本課程的研發和實施是學校推行科技特色文化的基礎工程,為此,我們在校本課程上著力打造“三化”,即科技課程校本化、科學精神班本化、科學教法學科化。具體做法為:一是增加科技實踐的時間。學校在執行國家規定的每周一節科學課外,還利用每周二下午課外活動的時間來增設科技實踐課,給學生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二是研發科技校本教材。為解決班主任非科學專業出身的授課困難問題,學校成立了科學學術專業委員會,由科學專業的教師研發科技教育校本課程,每周出示一期PPT課件供全體教師下載、學習,為學校推行科技教育打下良好的教學基礎;三是把“手腦相長”的教學理念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之中,鼓勵教師勇于突破常規。如語文學科學術委員會研究的“情境背誦法”“模型認字法”等,教師讓學生在情境中背誦課文,使枯燥的認識生字的過程變得有趣;數學學科學術委員會研究的“學具輔助教學法”“樹狀條件分析法”,讓數理更加形象,使得應用題的解題邏輯更加清晰;體藝學科學術委員會結合校園操編導了“兔子舞”,跳出了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
三、以活動為推手,打造師生的科技“盛典”
為進一步營造學校的科技文化氛圍,我校還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科技節宣傳日,積極承辦南寧市級、城區級等各類科技節活動,依靠南寧市科學技術協會、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精心組織科技節活動,把每一次科技活動打造成為師生的科技“盛典”和科技“狂歡節”。在科技節活動中,學校組織開展航模、快艇、賽車和自制飛行器等各類競技比賽,并對各班的科技作品進行展示和評比,拿出代表性的科技獲獎作品和天文望遠鏡等真實的科技物品給學生動手體驗,通過開展活動把整個校園的科技氛圍進一步推向高潮。同時,我校還邀請市內各兄弟學校觀摩、交流,逐步打響北湖路小學的科技教育特色品牌。
經過近年來的精心建設,北湖路小學的科技特色校園文化已逐步形成,并獲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北湖路小學將繼續拓展科技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全校師生的科學素養,讓科技教育之花綻放校園,讓科學在校園里流行起來。
作者:李長久 單位:廣西南寧市北湖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