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禮儀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建設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需要學習禮儀;實踐教學是將知識、技能學以致用的途徑,多層面禮儀實踐教學是個性化教學的體現,是全面、立體展示學生能力的窗口,是職業素養、職業道德養成的重要渠道。利用多層面實踐教學模式進行運用和探討,形成“四層一循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和校內外的實踐活動中進行推廣利用。
關鍵詞:多層面;“禮儀課程”;模式構建與應用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分析
高職“禮儀課程”是學院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開設的課程,它的實踐性強,參與度高,社會服務應用多,基于以上特點,和禮儀相關的課程,比如《社交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人際關系與溝通》等課程受到教育教學部門的推崇,同時在學生中也受到歡迎。由于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此類課程需要的教學方法是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場景模擬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禮儀知識的印象,分組教學法讓教學效果走向精細,實戰教學法讓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促進禮儀課程良好教學效果的形成,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學習,能明確學生學習課程的目的,這些方法在禮儀課程教學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應用,通過文獻查閱了解到,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的研究比較多見,但是對于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鮮有研究,多層面的進行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這是研究現狀。
二、“禮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從事“禮儀課程”教學十五年,對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羅列,針對課程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是每個教師的職責。
1.教學方法單一,未能進行多種方法的結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禮儀課程”是一門學生參與性強、時代感強的課程。對于這樣的課程采用的教學方式應該是多樣的。比如,對于標準規范有很多反面案例,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對于理論知識采用講解教學法;對于儀態類技能采用實訓教學法;對于和實際工作結合密切的場景,可以采用角色模擬法、現場體驗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一種方法無法適應不同教學內容的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使用,教學效果將會大有改變。
2.注意課堂知識傳授,忽視校外實踐推廣應用。每一門課程都有它的課程性質,針對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禮儀課程”是一門集知識、技能、應用為一體的課程,學習中國傳統禮儀知識,掌握化妝、姿態的技能,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落地執行,提高工作成功率和生活的幸福指數。如果只注意課堂“禮儀課程”知識的傳授,只是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層面,這是“學禮”的階段,距離此類課程的教學目標“用禮”還相差甚遠,也違背了開設此類課程的目的。
3.有校外實踐活動的,未能進行校內外循環互動。有條件的學校,在各方的支持下,學生進行了例如會議接待、宴會接待、志愿者服務等和“禮儀課程”相關的校外實踐活動,這是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但是在實際活動結束后,將校內外教學循環互動,將校外實踐的案例引入課堂,指導課堂,讓課堂活動更加工作場景化,更能適應工作需要。
三、“禮儀課程”多層面模式構建,解決現存問題
1.“禮儀課程”多層面模式構建的意義。(1)多層面禮儀教學能夠因材施教,每個層面的學生各取所需,優秀的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各顯其能,鍛煉自己。(2)多層面禮儀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運用所學進行社會實踐,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層面。(3)多層面禮儀教學能夠將學習、工作和生活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同時從實踐中印證課堂中的案例,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四層一循環”模式構建。多層面“禮儀課程”教學模式內容如下。解析模式。科學性:利用多層面實踐教學模式進行運用和探討,在運用過程中發現不足,進一步完善,進而推廣利用。創新性:探索實踐教學模式,重復使用這種教學模式,體現多層面實踐教學模式的特色,構建出新的實踐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實踐教學研究單一層面的活動,構建多層面實踐模式是該項目的創新之處。(1)進行禮儀社會實踐:在專業認識實習期間進行,認識實習時學生會接觸到相關的企業,如酒店、景區、旅行社等,觀察企業在禮儀接待工作中的應用,對于禮儀課程的認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擬定學習計劃,這樣在學習前就有了學習的欲望、學習的需求、學習的方向。(2)進入禮儀“仿真”課堂:課堂上針對實踐性強、和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課堂上的客人、合作方、主辦方、公司、企業都是假設的,這樣的課堂稱之為“仿真”課堂。這類課堂的優點是可以將所學的知識、技能、程序等內容進行“仿真”呈現,學習在模擬中運用所學,再次熟悉所學內容,這類課堂的缺點是“仿真”不是真,是假,學生沒有真實場景的感覺,容易走向形式化,在分組進行情境模擬時,學生參與的態度有些松散。(3)實行開放禮儀實驗室制度:為了更好的發揮禮儀實訓室的作用,推廣“禮儀課程”,在學院內部實行開放禮儀實驗室制度,對象是全體在讀學生,采用報名、授課、實踐環節,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學習禮儀、懂得禮儀、運用禮儀,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4)開展實地禮儀服務工作:對外承擔禮儀服務工作,將學生推向社會,為服務接待、志愿者服務、禮儀演出等一系列活動提供平臺,鍛煉學生,提高其社會服務能力。模式功能:(1)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相互結合、滲透、提高。(2)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情況,開展多層面的分層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有展示的平臺,有提高的空間,有成長的環境。(3)構建多層立體實踐教學,旨在進行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在以往模式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多層面實踐教學的構建與應用,該研究是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體現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實踐性、指導性教學模式構建。基于“禮儀課程”的多層面教育,從立體實踐教學的運用來看,對比按照這個教學模式執行的班級和未進行這個教學模式的班級可知:按照這個模式進行的班級的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高于其他班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于其他班級,學習社會實踐的能力高于其他班級。這個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禮儀課程”,而且可以推廣到其他素質類課程和實踐類課程。
參考文獻:
[1]關于“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06).
[2]秦德鎮.分析我國高校法律基礎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赤子(中旬),2014,(03).
[3]孫志娟.整合與導向:發揮法律基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04).
[4]彭美.高校法律基礎教學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9).
作者:王曉娟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