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高語文人文精神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高語文教育有著鮮明的特殊性,不僅要在知識內容上深化拓展,更需要關注學生的職業方向和職業精神。為此,職業高中語文教育必須要緊扣學生的成長心理與特點,注入人文精神引導,明確與未來職業相結合的學習方向,讓學生找準自己的基本定位,汲取更深層次的精神能量,從而全面提高語文學習質量,并且讓青春成長期更容易對社會、人生感到困惑的職高學生找到自我意識和學習價值。
一、帶動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
語文學科知識針對性極強,因此,學習中的模式也相對固定,無論是哪個時期的語文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等基礎模塊,為此學生也常常感到枯燥、單調。對職高學生來說,更加需要導入積極的學習意識,為此,從興趣著手,才能夠直達本源。在學生眼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是跳出一般知識范疇的新鮮內容,人文精神的提煉主體中往往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能夠以故事、傳說、新聞等更貼近生活、更富有色彩的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并自主投入、領會。此外,對人文精神的關注,也能夠讓學生放開視野,擴大學科認知,更加全面而深入地體會到語文學科的豐富底蘊,以及從人文知識的趣味性、綜合性特點中提煉出關注中心和興趣發散點,也由此轉變固定單一的學習概念,建立起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語文學習興趣。
二、完善人格,樹立職業道德
語文學科是學生對世界認識的啟蒙學科,語文雖然著重于文字、語言的傳導吸收,但它的深度內容還在于精神引導。一方面,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掌握語言文字應用,還在于從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人格品質,學會做人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針對職高學生而言,對世界、對社會、對自我的認知能夠明確地從各自的職業規劃、職業建設中表現出來,因而教師還需要從精神角度牽引學生的道德與行為認知。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是十分必要的,人文精神能夠給予學生直接的道德標準參考,讓學生從對人文精神的領悟中感受到心理共鳴,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并從人文精神的積極延伸中樹立起職業意識和職業信念,將如何做人與如何學習、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在人文精神的長期浸潤下,學生才能夠一點一滴地修正人格品質,完善道德修養。
三、提升情感,體驗生命美感
情感是語文學習引導的深層次內容,將學生引向情感感悟是語文教學的必然過程。情感領悟為固定、單一的語文知識點挖掘出了更豐富的體驗內容,為學生融入語感,領悟美感帶來了充足的動力。提升情感光從知識點中挖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還得將語文學習拓展到人文精神的層面上來,尤其對職高的學生,因為人生定位及自我認知的不同,更需要人文精神為他們指引方向。人文精神不指向道德高度,還有利于學生對生活、世界更深入地去體驗感知,無論是遣詞造句的拿捏,還是語言審美的感悟應用,都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深度感染。隨著人文精神的深層次滲透,學生能夠擴大自己的感悟范圍,有意識地從生活中、思想中體驗生命美感,捕捉語言文字與內心的深度交融。人文精神的社會反射性和精神高度性也為學生的情感提升注入了更個性化的內容。
四、豐富內涵,沉淀精神素養
語文教學容納深廣,既包含著幾千年的國學文化底蘊,又融合了現代跨文化、跨地域的豐富元素。為此,只有沉淀精神內涵才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更具自主學習的意識力,也只有在豐富、深厚、敏銳的內涵感知下,才能夠讓學生建立更自由的思維空間,更靈活的感悟能力,從而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迅速地融會貫通,更加深入地消化應用。職高的學生面臨的是更早適應社會的要求,和更明確投入職業活動的個人充分準備,但他們對豐富內涵與精神素養的需求并不比普通高中的學生少,在語文知識與人文精神相交融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透過內涵沉淀,結合自己的生活認知綜合成對理想追求、職業計劃的合理、合情、合度的設想考量,能夠幫助他們在職業認知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重視人文精神培養,為職高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科學的動力,讓學生在“重技能輕基礎”的傳統學習環境中,避免了盲目而學,麻木而學。新時期的職業技術人才也需要個性與內涵,人文精神的滲透為職高學生更添人格魅力。
作者:王麗華 單位:扶余市三井子職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