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閱讀教學人文素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英語閱讀中文學的重要性
在作品中,作家結合自身的經歷,用自己特有的洞察力和語言,從生活細節中發現美,展示美,再創美。這種創造活動,又往往借助于文學語言來展開。很多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意境和微妙的情感,通過文學都可以很好地表達出來,因此可以說,文學作品的閱讀成為一種審美實踐。在這樣的實踐中,學生通過閱讀發現美,認識美,通過自己的想象來感受美,使心靈得到凈化美化。
文學作品還能培養學生與他人的認同感。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深入作者內心,使他們接觸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態度、信仰、思維方式,了解其人生和創作特點,和作者的對話,這樣能使個人得到成長。更能使他們認識到社會多樣性。英語學習者在進行文學作品閱讀時,容易被文字描繪的意境所陶醉、被有張有弛的情節吸引、被豐富的情感所感染,不知不覺便沉浸到自覺體驗的狀態,這種自覺體驗便是文學體驗閱讀所追求的狀態。因為,在這種自覺體驗狀態下,讀者身心放松地享受閱讀的樂趣,語言學習將自然而然地發生了,這是一種近乎習得的理想的語言學習狀態。
每個民族都有各自文學作品,每部文學作品都是語言的精粹,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在閱讀和學習西方各國經典文學作品的同時,我們會學習如何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理解各國文學的特點和個性,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將各國文化結合在一起,并促進多樣性文明之間的交流。
2基于文學的英語閱讀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拓展
人文素養指的是人的文化修養,包括了一個人精神和道德的素質,是一個人的內在本質。人文素養越高,就越能夠辯證地看待社會、物質、他人和自我的關系,才能夠憑借思辨能力正確地認識世界,看待社會,透過事物的本質看到隱藏在其背后的本質和精髓。人文素養的培養過程,其實就是構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人文素養提高了,人的理想和人生哲學必將越來越深刻和高尚。對于外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指其對人文知識、歷史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及美學知識的了解外,還包括縝密的外語思維能力;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各種挑戰的中、英文運用能力;批判的、系統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敢于創新、獨立開展與外語相關的工作能力;適應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對外競爭與合作能力;對外國文化的批評能力和辨別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維方式、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并且具有融會貫通的能力。
英語教學是一個獨特的平臺,在掌握一門外語的同時,人文素養要滲透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目的與人文素養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關系。英語閱讀課程應通過廣泛的、多元化的閱讀,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篇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社會文化知識,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這是英語語言能力發展所必需的能力,而且也為未來從事多種文化交流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利用文學進行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文化素質教育的價值要遠遠超過語言教育的價值。將文學作品引入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在于通過閱讀和分析英語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文學鑒賞力和審美能力,體會英語的魅力,更好地了解西方國家文化與思想,感受西方國家的生活和認知方式。隨著時代的前進,現代社會已發展成一個環境復雜、文化多元的社會。它要求人們具有獨立思維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專業英語教學中,可從低年級開始不斷地給學生滲透英語文學知識。
英語每一學科的教授不是片面、孤立的。各科之間需要融會貫通的。如在教授英語時,教師不能只是講授單詞、詞組、句子,要重視文化背景、相關文學知識的傳送,從而使學生對英語語言及英語國家在總體上有所了解,要適當導入英語文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了解與運用。
人文素養則在各種素養中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其包括大學生思想素養、文化素養、人格素養、道德素養及大學生為人處世的涵養和做人的境界。在外語教學中融入英語文學,將人文教育引入課堂,可以豐富大學生的生活體驗,陶冶大學生的人文情懷。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英語社會運用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要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優秀英語文學作品的閱讀、評價和賞析,有助于學生了解和比較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理解各國文學的特點和個性,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將各國文化結合在一起,并促進多樣性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好地將個人的知識、思辨能力以及人文素養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謝凝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