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葡萄文化創意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文化創意產業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首都文化軟實力,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中心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作用。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大力推動和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長點,全國文化中心地位更加穩固。
1.2創意農業潛在優勢明顯創意農業是生產者在田間“生產”文化,讓廣大消費者“消費”文化,創意農業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提升了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功能,是首都郊區新農村建設和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一條新途徑,是首都城鄉和諧發展、富裕郊區農民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北京郊區以創意為理念,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科技為手段,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支撐,積極開發創意農業產品,取得了積極成果,彰顯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活力。
1.3會展農業走向國際舞臺北京的會展農業經歷了從少到多、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規模逐步擴大,場館建設逐漸專業化,成為郊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十一五”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會展農業發展的區域布局進行科學謀劃,編制了切實可行的會展農業發展規劃,研究出臺具體的扶持和引導實施意見,引導全市會展農業步入有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從提升北京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角度看,會展農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4葡萄酒莊產業前景廣闊近年來,國內主要葡萄酒企業等都到北京考察和建立基地,設計檔次高,顯示了北京酒莊葡萄酒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如延慶縣規劃延慶松山酒莊葡萄酒產業帶,長城葡萄酒文化城也在設計之中;密云縣策劃101葡萄酒產業帶,平谷區研討和規劃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旅游中葡萄酒產業的定位和建設,北京葡萄酒企業也加大了葡萄酒的市場營銷和文化推廣活動,對北京葡萄酒產業的發展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2北京發展葡萄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問題
2.1葡萄產業發展需要統一規劃基于具體的地理特點,北京各區縣及鄉鎮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發展當地葡萄產業。在北京市農業系統,計劃“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2666.7hm²釀酒葡萄(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抗寒優質(不埋土、含糖量高酒用葡萄)及酒莊發展規劃。各區縣如房山區制定高端葡萄酒產業發展若干意見(試行)、延慶縣制定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密云縣及通州區、大興區相關鄉鎮也制定了葡萄產業發展規劃。從北京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角度來看,在市級層面缺乏葡萄產業發展統一規劃,特別是缺乏全市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
2.2葡萄產業延伸鏈條仍需提高以葡萄為原料的企業是葡萄產業發展鏈條的重要環節,這一鏈條仍需提高。就葡萄酒行業來看,北京本地品牌相對薄弱,如葡萄酒釀造企業在延慶縣發展存在一定的政策性障礙。另外,在葡萄產業與豐富的旅游資源結合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嘗試,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能真正集休閑、觀光、采摘功能于一體的葡萄園不多,其旅游功能尚未被完全開發。
2.3葡萄市場銷售方式較為傳統我國沒有形成良好的葡萄酒文化氛圍,葡萄酒旅游開發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對區域葡萄酒產業的宣傳,原產地命名工作尚未開展,如延慶地區生產的葡萄缺乏過硬的品牌。雖然部分葡萄品牌的品質良好,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組織營銷不到位、包裝檔次較低等原因,其在銷售上還未取得明顯優勢,經濟效益尚未體現出來。
2.4葡萄酒產業缺乏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葡萄酒產業是一個涉及一、二、三產業的綜合產業,產業鏈長,涉及管理的相關政府部門多。目前,葡萄酒產業科技支持不足,我國以及北京在該領域的科技投入微乎其微,科技的投入主要來自于企業。而葡萄酒產業是一個高科技的產業,葡萄酒產業是一個直面三農的產業,對北京郊區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制定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
3北京葡萄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向和措施
依托北京市先進的農業科技水平和本鎮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做大做強“葡萄產業”為手段,注重葡萄產業的文化表達,融合文化元素,充分發揮文化功能,發展創意葡萄產業、休閑葡萄農業,為使北京葡萄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形成強勢、優勢產業。另外,還要支持以葡萄酒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北京葡萄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向和措施如下。
3.1推動北京葡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葡萄園文化景觀展示了在人類與自然環境長達數世紀之久的互動下,把當地資源做了最有效地運用,進而生產高價值酒品的杰出例證。葡萄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特色文化產業,是新時期的朝陽產業,使文化發揮出巨大的效益。豐富葡萄產業的內容,增強葡萄產業的吸引力,展現地方文化旅游的特色和亮點,把“葡萄文化”為主題的會展農業作為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共同建立葡萄產業專業管理機構,研究和制定葡萄產業發展戰略,加快相關產業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葡萄產業盡快成為北京都市農業發展的主要產業,促進郊區經濟的發展。
3.2創建良好的北京葡萄文化創意氛圍葡萄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在發展中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使生態、生產和市場相融合,使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農業園林經管得以和諧統一,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一項產業的發展必需有一定的文化支撐,全面創建以葡萄種植觀光園區為基礎、以葡萄酒酒莊特色為核心、以相關酒文化產品(音樂、書畫、紀念品等)為輔助的全方位的葡萄酒文化。北京地區在葡萄產業與豐富的旅游資源結合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嘗試,并取得一定成績。舉辦葡萄節作為葡萄營銷的一種有效途徑,突出“葡萄為媒”這個平臺,讓葡萄回歸本色,讓葡萄唱主角。通過葡萄節,去品嘗飄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傾聽葡萄園里動人的情歌,感受葡萄架下風情歌舞。發展鮮食葡萄產業則要提升葡萄生產園區的品質,為其注入文化內涵,生產鮮食葡萄的種植園也應拓展其采摘、觀光等旅游功能。
3.3加大葡萄酒莊文化市場培育葡萄酒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生產葡萄酒的地方,更是一位人類發展歷史的見證者,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和理念,一種信仰,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一種獨有的酒莊文化。葡萄酒莊旅游是國際上的高端旅游產品,葡萄酒莊通過種植園經濟讓葡萄種植園與文化產業、工業、旅游產業掛鉤,匯聚四大產業的利潤,將單純作為生產要素的土地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資產,在欣賞葡萄園美景、品嘗葡萄美酒的同時讓游客感受葡萄酒的文化內涵;加大葡萄酒莊文化市場培育,廣泛挖掘社會力量參與葡萄酒文化創建,促進葡萄產業園區能真正集休閑、觀光、采摘功能于一體,使這一高端旅游休閑產業走向國際化,促進房山區城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集約、協調發展。
3.4加大葡萄文化創意產業科研文化創意產業是集文化與創意于一體的一種產業形式,就目前來看,中國的文化創意人才的缺乏特別是高端文化人才,這會成為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葡萄文化創意產業、會展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優秀的管理、科技人才。為了加快葡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組建專業隊伍,培養和造就知識型、創新型人才,需要產業經營人才和知識產品保護人才。對各級各類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農業生產管理人員、新型農民增加葡萄文化創意產業有關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以全面提高業界的整體素質。
作者:王建利單位:北京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