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字媒體藝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數字媒體藝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對數字媒體藝術技術性特征主要特點進行研究,對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趨勢進行探析。
關鍵詞:技術性特征;數字媒體藝術;藝術研究
目前我國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缺口大約每年在15萬左右。數字媒體行業僅電視卡通業一個分支就存在著每年200億元的巨大市場,多媒體產業已成為一個發展規模可觀的經濟產業。在動畫方面,專家預測:中國動漫產業擁有200億元的大市場,其中僅上海、北京、廣州三地的動漫消費就達13億元之多。動漫產業還能帶動相關衍生產品的開發與銷售。
一、數字媒體藝術的技術性特征
虛擬性特征。數字媒體藝術的主要技術性特征就是虛擬性。包括:應用計算機操作場景模擬和角色建構,部分虛擬場景可利用數字技術變得栩栩如生。另外,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藝術創作者通過新興的技術方式創作出一些虛擬人物,獲得大眾喜愛。例如:2016年5月6日上映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America:CivilWar),復仇者聯盟中有一個成員叫“幻視”,他是鋼鐵俠的智能管家賈維斯的升級版,這一形象就是通過演員與數字技術結合虛擬出的角色。虛擬制作的超能人幻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在影片中的表演也是出盡風頭。交互性特征。數字媒體藝術的交互性特征增強了不同主體間的互動體驗,促進了數字媒體藝術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且創作形式更加生動活潑。傳統的傳播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傳播者將信息單向地傳播給受眾,但是數字媒體更多注重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且傳播范圍廣、形式多樣。同時,數字媒體藝術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觀眾的參與度,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投入到藝術作品的創作和宣傳之中,大大提升了觀眾對于藝術作品的感知度。例如:微博是目前我國社會最流行的一種社交平臺,在人們交流與協作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大眾利用微博文字圖片和視頻影響等信息,其他用戶便可通過這一平臺接收到信息。微博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激發出人們參與其中的興致。同時,數字媒體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藝術的了解,通過溝通與交流提升了人們對于藝術的感知,也調動了人們對于藝術的熱情。普適性特征。數字媒體藝術能被廣大觀眾普遍接受體現出其藝術的普適性,使得參與者不斷增多。例如:過去拍攝一套攝影作品需要多方面提供支持,但如今拍攝照片變得如此簡單,還可以通過圖像處理技術對照片進行美化和修飾,使的圖像在后期有一個更加好看的效果。
當前有著大批的攝影愛好者進入到攝影藝術領域,人們對于攝影的興致和熱情很大程度來源于多元化的拍攝途徑和多樣化的拍攝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開發和應用,使得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創新技術保用到了數字媒體藝術創作中。例如:在繪制圖畫作品時,通常需要運用很多的繪制工具,通過數字技術繪制圖畫就更加簡單了,在繪制時可通過調色盤功能挑選顏色,從而繪制出更加完美的圖片。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數字媒體藝術的創作改變了人們繪畫的操作方式和藝術的審美思維。易變性特征。在進行數字媒體藝術的創作時,對于數據的編輯和修改,使得最終的藝術展示效果發生變化就是數字媒體藝術的易變性特征。例如:畫面、聲音、文字、視頻等創作元素通過編程技術被數字化,形成能夠編輯的二進制中的“1”和“0”。應用數字化的形式進行編輯,就算需要變動也不會產生較高的資源消耗。例如:運用計算機的繪畫功能進行操作時,通常要進行不斷地思索和修改,大大的增加了資源的浪費。但是通過數字技術進行繪畫時,各種顏色由RGB等數值進行編輯,進行顏色編輯時只要調整RGB等數值就能夠實現任何顏色的調整。在進行數字繪畫時,若需要改正可任意修改操作,直到最終的藝術效果得到藝術家的認同。再例如:進行電影的特效制作時,大部分設計只要通過數字技術就可完成,同時調整起來也比較容易,通過不斷地修改使得作品呈現完美的效果,讓觀眾體驗到藝術帶來的視覺沖擊。
二、數字媒體藝術的主要特點分析
(一)解放被傳統束縛了的思想
數字媒體藝術可通過仿真技術體驗出傳統的藝術效果,且相比于傳統的應用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計算機的修改技術如同PS中的一些應用版塊,可以雙向地撤銷或重做。傳統繪圖技術對繪畫能力要求很高,繪畫能力較低就不能順利的完成繪圖工作。而計算機的輔助設計更多考慮的是設計的思想理念和修養,無需較高的繪畫能力要求。數字媒體藝術解放了被傳統所束縛的思想,為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促使藝術創作更加完美。
(二)使藝術的表達形式
更為豐富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體現出一種新型的交流形式。作為一項先進的創作技術,并運用到各種形式的數字藝術中,如:Flash角色動畫、網游等。在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過程中,交互功能進一步強化了體驗者的感官認知,體驗者還可以參與到藝術的創作過程、判斷選擇中,而且選擇識別上的差異,也會形成意想不到的過程和結果。如此提升了體驗者的參與感,激發起了體驗者對藝術的興趣。
(三)超越傳統藝術的表現效果
數字媒體藝術不同于傳統的藝術形式,多媒體技術涵蓋了圖像、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表達形式,在藝術表現形式的不斷豐富下,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渲染程度。并且能夠呈現出虛擬的現實情境,使人感受到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環境的真實體驗,利用有效途徑與計算機技術進行交互,并實現與現實情景中相同的體驗。不僅可以模擬現實,還能重建名勝古跡、創造奇幻意境,使人在虛擬世界中體驗視覺帶來的刺激。另外,數字媒體藝術滿足了創作帶來的感官體驗,拓展了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創作空間。
三、數字技術環境下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趨勢
(一)與傳統文化藝術實現更有效的結合
雖然我國數字媒體技術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數字技術應用還有待提升,數字媒體行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還不夠高,數字媒體的藝術性還有很大的晉升空間。針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秀的傳統藝術,在藝術家的創作下呈現出來,我國數字媒體藝術的靈感來源、情感表達都來自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再加上感官及認知上的交流與結合,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數字媒體藝術的不斷發展,最終完成現代技術與傳統藝術的完美結合。
(二)將多種學科知識間更加緊密的融合
數字媒體藝術包含了多種專業知識和藝術形式,由于數字技術的不斷開發和應用,各個學科之間的匯集也不斷增加,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所以在數字媒體藝術的未來發展中,團隊之間的合作也會愈發增多,未來的發展趨勢更加多樣化,拓寬了各學科知識應用、增加了各學科間的融合。數字媒體藝術需要培養大量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需要藝術工作者不斷地發揮出自身的創作特點,加強與其他專業人員之間的協同發展。
(三)將創造出更多的優秀藝術創作
基于數字媒體藝術開放性、互動性、集成性等優勢,在數字媒體藝術未來的發展中,將會呈現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并且實現多種表現形式間的有效結合,由于數字技術與感知的的有效結合,將呈現出仿真虛擬現實等藝術效果,開創更多與虛擬物體互動的藝術形式,進而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感受。我國的數字媒體已逐漸走向成熟,其相關產業也創造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為藝術與技術相融合的數字媒體產業已成為當今時代藝術創作領域的核心產業。我國大力推廣數字媒體產業主要用于傳播優秀文化、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全民文化教育等。所以將數字媒體藝術運用到藝術創作領域,讓其在文化領域發揮光環作用。
參考文獻:
[1]鮮璐遙.《基于技術性特征的數字媒體藝術研究》.金田,2015(8):96-97.
[2]李春陽.《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特性研究》.新聞研究導刊,2014(15):73-73.
[3]麗麗.《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特性研究》.亞太教育,2015(10):281-281.
[4]唐家興.《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特性探析》.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3):20-21.
[5]李文棟.《探析數字媒體藝術的特點與表現特性》.新聞研究導刊,2016,7(18):136-136.
作者: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