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寫作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探索。我們為你提供了8篇不同風格的果樹嫁接技術參考范文,希望這些范文能給你帶來寶貴的參考價值,敬請閱讀。
《花木盆景》2017年第4期
摘要:蘋果盆景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果樹盆栽藝術,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也受到了諸多限制,如何矮化蘋果樹體成為了關鍵。本文通過育苗、嫁接、修剪、生長抑制劑的使用等四方面對蘋果盆景的矮化技術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對蘋果盆景的生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蘋果;盆景;矮化技術
果樹盆景是果樹栽培技術與盆景技藝的結合與體現。其中蘋果盆景是廣受好評的一種,很受人們歡迎,但蘋果樹屬于落葉喬木,其樹形比較高大,如何矮化蘋果樹樹形成了蘋果盆栽技術的關鍵。
1育苗
果樹的樹冠與根系有成對生長的規律,蘋果樹也是如此,所以要矮化蘋果樹冠,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其根系的生長。在盆栽蘋果樹上通常采取斷主根、容器育苗等方法來達到樹形的矮化。如采用大小適中的花盆栽植,來限制根系的生長范圍,通過根系控制來影響地上部分的樹體生長,再根據樹體生長情況逐漸換盆。換盆的同時對根系進行修剪,縮減主根和側根的數量,達到控制根系大量生長的目的。
2嫁接
利用蘋果樹生長發育的不可逆性,采用“以熟促熟”的嫁接方法,促其盆栽蘋果樹早開花早結果的同時致矮樹體。就是采集生長發育成熟的蘋果樹枝條做接穗,以在生長、結果良好的果園蘋果樹上剪取2~3年生結果枝組為宜,將生長成熟的結果枝組嫁接到盆栽蘋果樹上,嫁接成活后,結果枝組即在原有基礎上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這樣既能促進盆栽蘋果樹早花早果,又能有效抑制盆栽蘋果樹樹勢生長,達到控制盆栽蘋果樹的樹冠大小,使其矮化的目的。這種“以熟促熟”的嫁接方法使樹體不會再返回旺盛的營養生長階段,從而達到樹體矮化的目的,既方便又快捷,是促進蘋果樹盆景快速生產的一種捷徑。
摘要:
本文論述以油柿為砧樹高枝嫁接太秋甜柿前的準備,高接方法、高接后的樹體管理,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關鍵詞:
油柿;高枝嫁接;太秋栽培技術
本試驗在永安市西洋鎮內爐果園進行,果園面積540畝,其中太秋甜柿150畝,油柿200畝,2015年筆者試著以油柿為砧木高接換種太秋甜柿品種,高接后第二年2016年開始掛果,現將油柿高接太秋甜柿做法介紹如下。
1高接前的準備
1.1嫁接工具和材料
有芽接刀,枝接刀、鋸、剪子,塑料扎條、工具消毒液(甲醛、高錳酸鉀等)梯子、木凳、接蠟、白乳膠等。
《北方果樹雜志》2015年第四期
1棗瘋病的傳播方式
棗瘋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周身感染的系統性病害,可通過嫁接、帶菌種苗和媒體昆蟲傳播。從調查結果看,棗瘋病的傳播存在3種典型代表方式。一是以山嶺地為代表的根蘗苗傳播,二是以小平原地塊為代表的介體葉蟬傳播,三是以新建棗園為代表的嫁接傳播。根蘗苗傳播病株斷根萌生的根蘗苗表現為全株叢枝癥狀。以根蘗苗繁殖方式為主的,病樹多呈團簇狀分布,少至幾株,多至十幾株。媒體葉蟬傳播傳播棗瘋病的媒介昆蟲主要有中華擬棱紋葉蟬和凹緣棱紋葉蟬,在棗瘋病病樹和傳毒昆蟲同時存在的棗園,棗瘋病蔓延較快,相同或相近樹齡的結果樹發病率穩步升高,病株簇狀或條塊分布明顯。嫁接傳播嫁接也是棗瘋病傳播的重要途徑。由表2看出接穗帶菌是嫁接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2棗瘋病的防治技術
2.1接穗消毒育苗或嫁接時,將接穗嚴格消毒。具體方法:用1000mg/L土霉素或鹽酸四環素液浸泡0.5~1h,取出后用清水洗凈、晾干,備用。接穗消毒育苗,苗木發病株率為0;對照發病株率為2.99%~6.87%(表3)。
2.2選用和培育無病種苗我們在苗木培育和引進上采取以下措施:(1)對引種苗木地點進行考察,堅持從無病區或無病園引種苗木。(2)培育苗木時,用實生苗作砧木。(3)苗圃地盡量遠離發病園(200m以外),遠離松、柏、泡桐、桑樹等。(4)及時噴藥,防治葉蟬。
2.3綜合防治傳病葉蟬中國擬菱紋葉蟬在本地1年發生4代,以卵在棗樹一二年生枝上越冬,5月中旬出現第1代若蟲,6月下旬為第1代成蟲發生期。第1代若蟲和第1代成蟲發生整齊而集中,在新生枝葉間危害。凹緣菱紋葉蟬以成蟲在柏樹、松樹上越冬,第1代在喬適寄主(桑樹)上完成,然后再飛往棗樹上取食。我們針對葉蟬的發生規律進行多次防治試驗,總結出綜合防治技術措施。(1)清除棗園附近松、柏、桑及泡桐等樹,園內嚴禁間作芝麻、玉米、小麥,以減少媒介葉蟬的繁殖和潛伏場所。(2)藥劑防治。結合防治棗尺蠖、棗粘蟲、桃小食心蟲,4月下旬萌芽時,樹上噴布40%速撲殺乳油1000倍或50%1605乳劑1500倍液,消滅葉蟬越冬卵;5月中旬前,噴布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葉蟬第1代若蟲;6月下旬(花后),用30%陶曉靈乳油1500倍液防治葉蟬第1代成蟲;7月中旬噴布26%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通過連續3年的防治,試驗園棗瘋病年發病株率由7.3%降到0.50%,防治率為91.6%。
2.4加強棗園栽培管理
為推動防沙治沙由以生態效益為主向生態優先、突出經濟效益轉變,實現“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目標。
根據現有山杏林資源和東部地區地下水位淺、地表水豐富的特點,規劃建設20萬畝林果基地,以每年2—3萬畝的速度推進,打造五分地—烏丹—橋頭林果嫁接產業帶和烏敦套海—阿什罕—白音套海新造林果產業帶。
年,通過整合林業、水利、農機等項目資金,集中治理,集約經營,實行“林、果、水、田、路”五配套,高標準完成林果基地建設4.42萬畝,其中新造果樹2萬畝,山杏嫁接2.42萬畝。
年,全旗林果基地實行契約化管理,建設林果基地3.47萬畝,其中新造果樹2萬畝、山杏嫁接1萬畝、節水改造0.47萬畝,新造林果全部采取小管滴流節水灌溉和林間配置膜下滴灌兩種模式,實現長中短有機結合、上中下綜合利用、林農牧復合經營,提高林地綜合利用率和產出率,促進林業以短養長和農牧民在較短時間內增收致富。
在林果基地建設中,具體做法是:
一是整合資金。整合林業、水利、農機等項目資金捆綁使用。林業資金用于基地規劃和樹木栽植,水利資金用于水源工程,農機資金用于農機具補貼,農牧民自籌資金用于農家肥料供應。
二是高質量建設。實行“林、果、水、田、路”五配套。“林”,即所有的林果基地都采取生物防護措施,在林果基地上全部營造楊樹防護林網格;
“果”,即選用適合當地生長的123蘋果、李子、南國梨和黃太平等品種,通過回填地表熟土和草炭土、坐水栽植并施用農家肥料、截干套袋、地表覆膜等措施,提高造林質量;
摘要:蘋果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的果實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果之一。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1]。蘋果生長對溫度、光照、水分、土壤、氣候都有特殊的要求,本文主要闡述蘋果的栽培管理技術。
關鍵詞:紅富士;蘋果技術;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是一種新型酶,在生物界廣泛分布,幾乎從動物到植物,甚至從人類到單細胞生物都有其存在。SOD作為人體內的垃圾清除劑,是氧自由基的天敵,具有抗衰老、免疫調節、調節血脂、抗輻射、美容等功能。SOD蘋果是以紅富士蘋果為基礎,通過生物技術將SOD酶置于對人體無害的芽孢桿菌中,通過芽孢桿菌再轉入蘋果果實內,使得果實內富含SOD。
1苗木選擇
1.1喬化苗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0.45厘米以上,粗根不少于5根,長度不小于20厘米,根色鮮艷,無蟲害,機械損傷大;枝條1年粗1.2厘米以上,長1.2米以上,花芽飽滿,完全木質化。
1.2矮化苗木
2~3年生根系,要求與喬砧短苗相同。矮化砧長20~35厘米,粗1.5~2.0厘米,品種M26和M9。嫁接時枝條的粗度應該大于1.0厘米,長度應該長于1.2米,芽飽滿,枝條不彎曲,不畸形。嫁接接觸面生長良好。同一批苗,要求品種純度高,形態相同,根矮化砧整齊均勻,無水分流失和檢疫性病蟲害。
個人簡介:xxx,男,xxxx年xx月出生,漢族,中專,xx鄉農民技術員
主要事跡:xxx同志是xx市xx區xx鄉一名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農民技術員。從1965年開始,他率先承包起村集體果園,帶領廣大農民發展果樹生產。歷經40個春秋,現自家果園面積已發展到100畝,全鄉果園面積已達到6000畝,成為了全市遠近聞名的果樹大王,技術能手。
一、吃盡辛苦,換取今日豐碩的成果
任何成績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對于xxx而言,也同樣如此。在他從事果樹生產的漫長歲月里,xxx帶領家人,起早貪黑忙碌在果園里,剪枝、施肥、打藥,春夏秋三季和果園捆綁在一起。多產果是xxx一直追求的目標。為了心中這個目標,他付出了常人所未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在果樹生產關鍵時期,他幾乎與他的果樹“形影不離”。由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他的手皸裂出血了,他不叫痛;他的腰直不起來了,他也不叫累。記的有一次,在給果樹剪枝時,由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查看更多文秘資源網資料于長時間超附荷勞作,一不留心,手被剪刀劃成了大口子,鮮血直流。他的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忙勸他快去村衛生所好好消毒、上藥包扎上。而他卻若無其事地說:“我沒那么嬌慣,一點小傷,沒事的”。草草包扎后,繼續干他的活兒。用他的話說:“節氣不等人,不能因人為因素而使果樹減產!”現在苦盡甘來,xxx家的果園面積已發展到100多畝,果樹品種達60多種,年產量達10萬斤以上,年產值達15萬元以上。
二、學科技、用科技,促發展
在果樹生產管理過程中,xxx十分注重果樹生產管理知識的學習。不管平時干活再苦、再累,他總要擠出時間到市內大書店買回果樹生產適用的書籍,仔細研讀。并主動積極參加市、區、鄉舉辦的果樹培訓班,向老師虛心求教,與周圍同志誠懇交流經驗,這在無形中使他在果樹生產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xxx家各類果樹方面的書籍已達上百本,他本人參加過各類培訓班100余次。學科技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好科技,為生產服務。每年早春,他對果園內不同品種合理剪枝,按無公害操作標準,大量施用腐熟農家肥,平衡施用n、p、k肥,應用低殘留農藥及時防治病蟲害。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他家產出的果無農藥殘留、口感好,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和喜愛。
三、抓住果樹品種改良的關鍵,加快了全鄉果樹品種改良的步伐
早期,xx鄉各村的老果園品種主要是以大秋、海棠、黃太平和香水梨等品種為主。針對這些果樹老化、品種單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實習已經結束啦,回憶起實習的日子,那是豐富多彩、充實的生活。雖然辛苦了點,但是我們還是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東西,這些都是課本上所不能學到的實際應用操作。我很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次實習的機會,也感謝實習單位給予的指導和幫助,讓我們受益頗多,感受頗深,在此我代表我們果樹組的成員感謝你們。以下是我對于我們組工作進行的總結:
4月1號主要是進行葡萄的覆蓋,主要是使用蘑菇渣對葡萄的栽培面進行全面覆蓋,起作用主要有三個:1.起到保濕作用2.防治雜草的旺盛生長3.蘑菇渣具有比較高的營養,能為植株生長提供所需養份。但是有一個很不好的影響,即容易給病蟲害提供一個越夏或越冬的機會。所以一定要對蘑菇渣進行定期數量的徹底消毒,并有條件的翻動一下,這樣可以阻止蟲卵的孵化。特別是蟲害流行前噴藥。
4月2號主要是對果園的水溝進行疏通管理,做到水溝由東向西流水,切忌東低西高或者兩邊低中間高。5月份是南寧的梅雨季節,提前對水溝進行疏通處理,主要是防止5月份的雨水不能順暢流出,造成果樹根系積水過多,空氣濃度不夠而形成的爛根或黑根現象,以致于植株的樹勢而影響植株當年的生長以及產量。除了疏通水溝之外,還進行了臺灣大青棗的深耕改土和清理果園垃圾。深耕改土主要是對栽培土進行改良,使得植株更合適的生長,主要使用了有機肥。
4月3號——5號五一勞動節放假。
4月6號對臺灣大青棗進行施肥。主要是施放石灰、P肥和復合肥。施放石灰主要是為了中和土壤的PH值。P肥和復合肥為植株提供營養
。
4月7號——08號早上進行采接穗,接穗的長度為兩個芽眼為適,以當年生枝條為佳。下午對大青棗進行嫁接換種,砧木高度以20~30cm為適,用小鋸割斷,傷口必須平滑;對接穗進行三刀處理法銷好,用水泡住,避免水分的丟失。進行嫁接要掌握好快、準、平、穩、齊五個技術要點。形成層對準后進行薄膜包扎。由于青棗樹干比較大,包扎好后還要對其進行套袋處理,此項工作的意義在于防水保濕,也是為了防止5月份的梅雨季節。
4月9號、12號對果園的水溝進行疏通工作。
1白馬河林場核桃產業發展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1.1林場核桃產業發展的優勢
1.1.1自然條件優越,適宜核桃生長白馬河林場經營的區域內地處低緯高原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土壤肥沃,非常適宜核桃生長和果實發育,屬中國I類核桃生產區,林場轄區內都適宜種植核桃。
1.1.2周邊農戶種植核桃歷史悠久,有一定的栽培技術林場周邊與永興鄉和中和鎮接壤,這兩個鄉鎮都是永仁縣核桃種植的主產區,栽培核桃歷史悠久,林農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管理經驗。
1.1.3楚雄州核桃產業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為林場核桃產業發展指引道路林場所處的楚雄州核桃栽培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核桃品質優良,栽培面積、產量和加工初具規模;當前世界核桃產量較少,市場潛力較大;核桃栽培容易、產量高、壽命長、一年種、百年收,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核桃產業是楚雄州最具地方特色、最具比較優勢、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楚雄州具有將核桃培植成為山區重要產業的基礎和條件。
1.2林場核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2.1種源不清,品種混雜1996年初,由于大規模發展種植核桃,林場購買嫁接苗有漾濞大泡核桃、三臺核桃、云新早實新品系核桃、新疆核桃等,品種混雜,導致后來生產管理中品種混雜、良秀共存的情況。品種結構不合理,低產、低質和低效經濟林果面積占70%以上,而名特優新品種,錯季型品種極少。
1.2.2生產管理粗放,重栽輕管現象突出由于林場實施天保工程以來,對生態建設抓得很好,歷來以采伐經營木材及更新管護森林資源為主要工作目標,職工的思想及工作思路沒有真正轉變過來,對核桃產業的發展重視得不夠,管理核桃的工人生產管理粗放,重栽輕管現象突出,科技含量不高,單位面積產量低。有相當一部分職工對核桃管理科技意識不高,科技投入少,有的職工管理核桃地甚至不翻地、不施肥、不修剪、不防治病蟲害,任其自生自滅,有多少收多少,使部分果樹出現過早衰弱退化,不結果或掛果少,產量低、品質差等現象。使得核桃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