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政治信任的和諧社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政府人員腐敗
腐敗是導致我國社會政府失信于民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因為很多國家公職人員的貪污腐敗作為,嚴重玷污了政府人員的形象,也降低了民眾對政府的政治信任。尤其是在網(wǎng)絡信息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腐敗行為會產(chǎn)生蝴蝶效應,減弱政治社會化功能,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負面影響,讓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
二、政治文化的負面影響
一定的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政府的信任度。比如,一個專制者統(tǒng)治的國家或者階段,會讓民眾信任政府。但是,經(jīng)過文明的洗禮,民眾日益看重自己的權利,是否會信任政府,往往取決于民眾個人對政治的觀點。
(一)推進合法性制度建設的發(fā)展政治信任的降低主要是因政治并非如同民眾所期望的那般合符法理。所以,要提升民眾政治信任,必須加快構建一個現(xiàn)代合法性制度體系,應該包括下列內容:完善法律規(guī)范體系,為人治到法治的完美轉變奠定法律基礎;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使得政治制度向著民主更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建設一個服務型政府,構建法治、民主、高效的合法性政治制度。
(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公共服務質量是一項直接影響政府政治信任的要素。目前一些中國基層政府的信任缺失,主要是由公共服務質量不高導致的。政府必須擁有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意識和能力,確保能完好的解決國內衛(wèi)生、教育、住房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民生問題。建議采用公共服務承諾制,在該制度下,政府對民眾承諾了公共服務的標準、內容、程序、時間期限及違背責任,讓政府在無形中形成一種接受民眾監(jiān)督、并將此視為契約履行的外在壓力,以便真正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務質量,滿足民眾需求。
(三)促進政府制度的改革一要建立領導問責制,讓政府官員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二要改革國家公職人員選任制,讓民眾選官,讓政府官員真正成為人民的公仆。三要改革輿論監(jiān)督制,充分發(fā)揮輿論的監(jiān)督作用。政府實行政務公開,才能確保公民的權利,政府應該公開工作目標與要求,讓民眾也加入討論決策的行列,在有效的監(jiān)督下,讓民眾享有應有的權利,真正找回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再者,一定要注意權衡政府的權力和責任,實現(xiàn)職、權、責的有機統(tǒng)一。很多地方政府都將法治、責任和服務作為創(chuàng)新政府行為的目標,其實,在這其中責任應當是政府的重心,而要建設責任政府就應該落實好政府的信用。
(四)強化公職人員隊伍建設,杜絕腐敗的滋生公職人員代表國家和人民來管理社會公共事務,他們的素質和辦事能力直接關系到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執(zhí)行,也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須杜絕公職人員的腐敗行為,主要從精神和制度兩個方面著手:一者,弘揚政治道德,塑造高尚道德,有效抵制腐敗。開展大規(guī)模和大范圍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八榮八恥”教育,讓官員構建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政治道德,截斷滋生腐敗的內因。二者,應完善制度建設,以嚴格和規(guī)范的制度來幫助官員遠離腐敗,截圖腐敗滋生的外因。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必須重視強化民主制度化建設。
(五)完善公民政治參與機制政治參與有助于培養(yǎng)公民的規(guī)則和寬容意識,能切實提升政治信任。建立健全公民的政治參與機制,滿足公民政治參與的愿望和要求,能有效降低因政治參與不暢而發(fā)生過激行為的概率,能降低社會穩(wěn)定的危害性,可重建政治信任。在現(xiàn)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推進公民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的制度化和程序化:豐富民主形式,健全具體制度,確保更多的公民參與政治。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制度、選舉制度、聽證制度、公民參與立法制度以及對公職人員評價監(jiān)督制度等。
作者:龔譚談單位: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