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及影響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在唐山市路南、路北區35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社區中抽取2個社區,對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724名應用老年人一般情況調查表、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老年人對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占首位,在具體項目的需求中對上門輸液、打掃室內衛生、文化活動的需求分別占60.6%、39.5%、16.9%,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受性別、年齡、收入等因素的影響。結論在今后的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中,應增加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的項目,特別是上門輸液、緊急救護等服務;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的項目中應關注打掃室內衛生方面的服務;還應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增加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數。
關鍵詞:
社區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
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老年人口為1.78億,占總人口數的13.26%〔1〕。人口老齡化將成為社會的常態,我國傳統家庭養老的核心是子女養老,子女是老年人生活照顧的主要承擔者。眾所周知,現在的80后大多是421家庭模式,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使年輕人無力承擔養老的重擔,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國家、社會、家庭共同的責任。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一個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依靠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2〕,但居家養老在我國剛剛開展,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為此我們以居家養老社區老年人為對象,進行了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及影響因素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唐山市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社區內的老年人(≥60周歲)為對象。在調查的724人中,男346人,女378人;年齡60~94歲,平均(75.52±8.26)歲;有配偶的老年人占73.2%,無配偶的老年人占26.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比例較大,占總人數的53.9%;月收入的范圍1600~7000元不等;原工作單位性質為事業單位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較高為57%。排除住院、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不同意接受調查的老年人;既往有精神病史、有智力或語言障礙的老年人。
1.2研究方法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唐山市民政局的協助下獲得路南區、路北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35個社區的資料,將社區進行編號,運用抽簽法隨機抽取2個社區,對社區內符合納入標準的老年人,通過社區領導聯系各個樓長說明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在樓長的帶領下與老年人進行面對面的調查,應用老年人一般情況調查表、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調查表、對具體項目的需求調查表,調查了解不同老年人群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調查前對調查員統一進行量表及相關性知識的培訓,調查時采用統一指導語與被調查者一對一進行調查,對于填寫有困難的老年人,由調查者根據老人的選擇代其填寫問卷,問卷填完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750份,回收有效問卷724份,有效回收率96.5%。
1.3調查工具(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配偶、月收入等。(2)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調查表:包括醫療預防保健服務、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精神慰藉服務等。(3)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具體項目的需求調查表:包括打掃室內衛生、做飯、送餐、上門輸液、緊急救護、用藥指導、健康咨詢等。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行χ2檢驗。
2結果
2.1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中,醫療預防保健服務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占81.8%,其次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占44.3%,精神慰藉服務及文化教育服務需求分別為34.8%、34.5%,這表明老年人步入老年后已開始注重身體的保養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其余分別為請出戶服務25.0%,體育健身服務17.1%,法律維權服務3.5%,退休事務咨詢2.9%。
2.2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具體項目的需求老年人對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中:上門輸液占60.6%、緊急救護占49.6%、用藥指導占46.1%,健康咨詢41.3%、康復訓練16.3%、健康理療16.0%、陪診就醫15.1%。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健康理療、陪診就醫而言,更多的老年人需要上門輸液、緊急救護、用藥指導等服務項目。老年人對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層次較低,目前只停留在打掃室內衛生(39.5%)、做飯(18.1%)、代購(17.1%)、洗衣(16.9%)、送餐(12.6%)等常見的服務項目,而對于營養配餐等高端類的服務項目需求人數相對較少。精神慰藕服務方面,文化活動占16.9%,談心聊天占14.5%,心理咨詢占10.1%。
2.3一般情況對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影響與女性相比,男性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更高(P<0.05);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月收入、原工作單位性質對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影響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隨年齡增長及文化程度的增高,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增加。見表1。
3討論
醫療預防保健服務是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中最迫切的服務,其次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精神慰藉服務。并且在具體項目的需求中,老年人對上門輸液、打掃室內衛生、文化活動的需求較大。“十二五期末,我國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將達4000萬人,占總體老年人的19.5%,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將達到1240萬,占總體的6.05%〔3〕。”由此可知,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較大,因此,社區居家養老中心應提供有針對性的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在提供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的同時,兼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及精神慰藉服務。年齡是影響ADL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群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損害率呈現上升趨勢,年齡的增長導致身體功能衰退,損害了機體活動能力〔4〕,使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大。年齡越大老年人對養老服務需求比例越高。因此,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應滿足不同年齡階段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特別要向高齡、自理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傾斜。與非獨居老人相比較,獨居老年人的生活狀況較差,精神健康水平較低,喪偶是導致老年人獨居的重要原因〔5〕。可能是無配偶的老年人生活孤單、精神空虛所致。因此,居家養老服務要有針對性的增加文化活動等服務項目,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老年人的固定收入主要來源于養老金,收入越高,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越好〔6〕,有研究報道指出收入較低的老年人在失去生活來源后往往依靠子女〔5〕,所以要通過提高老年人的收入,進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國家也應加強對這部分人群的醫療保障與社會福利保障的力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EB/O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EB/OL〕.
[3]張愷梯,孫陸軍,牟新渝,等.全國城鄉失能老人狀況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1;2:11-6.
[4]吳燕,徐勇.蘇州市城區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745-6.
[5]吳敏,李士雪,NingJackiezhang,等.獨居老年人生活及精神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7):849-51.
[6]李實,楊穗.養老金收入與收入不平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J〕.中國人口科學,2011;3:26-33.
作者:.張衛紅 袁慧琳 靳巖鵬 汪鳳蘭 張小麗 邢鳳梅 李煥 宋玉鈺 幺婷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