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省、市政府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指示精神,立足隴南山區實際,大力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積極探索事故預防的新機制,使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總體上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由于主客觀方面因素的影響,全市交通事故綜合預防能力還比較脆弱,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特別是隨著我市道路交通建設進程的加快和農村經濟發展,廣大農村地區農用車、摩托車保有量進一步增加,人、車、物的流動性不斷增大,交通事故隱患明顯增多,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更加嚴峻。近日發生的交通事故又一次警示我們,道路交通安全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大意和掉以輕心,同時也說明我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既有地理環境、道路條件等種種客觀因素的制約,也存在思想認識上、工作措施及工作力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環節。面對復雜、嚴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定要有清醒認識,既要認識到道路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也要看到搞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切實增強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效的高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牢固樹立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抓穩定,抓安全就是抓投資環境的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始終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預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全力創造一個安全、有序、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為維護全市政治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突出重點,整合力量,全力開展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
為了深刻汲取交通事故教訓,市政府決定,從9月5日起,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三個月的以縣鄉道路、鄉村道路為主的交通安全大檢查、大整頓行動,各縣(區)政府要以鄉(鎮)、村(社)·為責任主體,組織公安、交警、交通、運管、農機等部門為主要執法單位,整合力量,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要認真排查本轄區人、車、路三個方面存在的隱患,逐村、逐社調查、排摸車輛、駕駛人底數,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二要以近年來發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交通事故為反面教材,重點抓好農村地區廣大農民群眾、學生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增強交通參與者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乘坐無牌無證車輛、超載車輛和其它違章車輛,并對駕駛員、車主遵守交通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對其超載、無證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主動舉報。三要在抓好國、省道路面監控的同時,傾斜各方管理力量向縣鄉道路、鄉村道路延伸,加大路面監控力度,以鐵的面孔、鐵的手段嚴厲查處報廢車上路,農用車、摩托車無證駕駛,超員超載等嚴重違法行為,對嚴重違法人員、車輛吊扣一批、拘留一批、查扣一批,堅決消除事故隱患和違法勢頭。四要認真排查事故多發和安全隱患點段,從改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上保證交通安全。交警部門積極協調市、縣(區)公路、交通部門對有條件治理的隱患地段實行工程改造治理,對一時無法改造治理的點段增設交通安全防護設施和交通安全警示標志。通過治理和增設標志,為改善道路交通環境,提醒警示過往駕駛員,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發揮積極的作用。五要采取針對性整治措施。要以加強路面監控為核心,打破常規、靈活派警,使有限警力形成對交通違法行為的全天候震懾。要根據全市以山區道路,為主路況差的實際,堅決禁止在未達到山區二級標準的公路發放夜班車;堅決禁止農用車、摩托車非法載人;對于客車偷運、超載、農用車載客行為,采取乘坐民用車輛、便衣巡警隨機抽查、嚴厲處罰的辦法,使一些唯利是圖的司助人員消除僥幸心理;對于偏遠鄉鎮“逢集日”農民趕集,人員流動相對集中,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采取交警“趕集”的辦法,加強路面監控,嚴肅查處客車超員、農用車載客的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六要擴大監控范圍。要在一些邊遠山區、江河水庫、縣鄉道路等存在著管理相對薄弱的區域,堅持建立信息員反饋機制和信息反饋受獎的辦法,加大對這些區域的監控力度,及時掌握一些苗頭性的隱患并將其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明確職責,靠實責任,努力構建“四長”主抓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長效機制
落實縣(區)、鄉(鎮)、村、社“四長”責任制,是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大局穩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事故預防工作的有力保證。各縣(區)政府主要領導要對本轄區的交通安全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按照《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加強對交通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支持和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監督職責,及時協調解決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組織有關部門,對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嚴格檢查,及時處理事故隱患;要組織制定特大事故應急預案,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各級政府的領導同志要進一步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擺上議事日程,要經常性地聽取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匯報,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h(區)、鄉(鎮)、村、社要逐級簽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書,并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為年終領導于部考核的重要內容。當前要重點抓好鄉(鎮)一級事故預防領導小組機制建設,確定一名鄉(鎮)領導主抓農用車、摩托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向村一級延伸,做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層層有人抓,層層有人負責。鄉(鎮)、村兩級要重點抓好本轄區農用三輪汽車、農用四輪汽車及摩托車的監管,直接監督村社落實本轄區車輛和駕駛人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督促新購車輛掛牌入戶和駕駛人參加培訓考試,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做到違法車輛不出村、不上路;教育廣大村民不乘違法車、帶病車;鄉鎮、村社應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監督和管理信息員制度。公安派出所應協助鄉鎮人民政府承擔起轄區內交通安全管理的職責。
四、強化執法責任和行政責任追究
實行責任追究,是警示和教育干部、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殺手锏”,也是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客觀需要。對事故責任人,如果不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就起不到教育懲誡作用,就維護不了法紀的嚴肅性,也不可能做到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因此,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增強執法執紀意識,加大執法執紀力度,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生的各類事故,要堅決按照國務院302號、省政府25號令的要求,要按“四長”責任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層層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克服好人主義思想,對事故處理要動真格,下硬手,不能大事化小,努力糾正事故處理、責任追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現象,真正做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查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受不到處理不放過。要把案件查處、責任追究與教育干部、教育群眾結合起來,通過案件查處、責任追究,起到警示警誡作用,強化各級干部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切實解決“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