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委生豬屠宰監管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鄉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金磐開發區,大盤山管理局,新城區,工業園區,云山旅游度假區: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省實施<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辦法》和《商務部關于加強鄉鎮生豬進點屠宰管理的緊急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肉",結合我縣農村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生豬屠宰管理的意義
生豬產品的質量安全,是農村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加強農村生豬屠宰管理,提高豬肉產品質量,是確保農民食肉安全,保證農民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環節。從我縣情況看,目前,農村生豬屠宰管理中還存在生豬屠宰場過多,屠宰、檢疫、肉品流通和市場管理不夠規范等現象,農村群眾的食肉安全還得不到有效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生豬屠宰管理的重大現實意義,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級管理制度,加強檢疫檢驗,嚴格操作規程,保證農村生豬產品質量安全,切實保障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加強農村生豬屠宰管理的主要內容
農村生豬屠宰管理主要包括屠工管理、屠宰管理、檢疫檢驗、市場銷售管理等,以實施屠工制,加強屠工管理與檢疫檢驗為核心。
(一)加強屠工的管理
屠工是指在實行農村屠工管理制度的區域內,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的具有農村屠工資格證書的生豬屠宰技術人員。我縣除安文鎮以外的所有鄉鎮實施屠工制管理。
農村屠工必須具備的條件:1.持有縣衛生部門出具的有效《健康合格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并按規定每年復檢合格;2.初步掌握國家有關牲畜屠宰管理、動物防疫、衛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3.具有較為熟練的生豬屠宰技術和能力。
農村屠工必須持有屠工資格證書才能從事生豬的屠宰活動。農村屠工的屠宰活動區域由縣經貿局審定,并在農村屠工資格證書上標明。縣經貿局根據農村屠工的申請和屠工必須具備的條件要求,組織農村屠工培訓,對經考核合格者發給農村屠工資格證書,并實行年檢制。
屠工必須自覺遵守國家有關牲畜屠宰、防疫、衛生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必須自覺接受有關管理監督部門檢查和群眾監督。
(二)加強屠工屠宰的管理
屠宰生豬應當確定相對固定的屠宰場所,不得設在易污染區域。
屠工不得屠宰染疫、病死的生豬。農村屠工兼營生豬產品銷售的,禁止銷售染疫、病死、變質、注水的生豬產品及其它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生豬產品。在生豬屠宰和銷售過程中,必須做到"三不帶"(不帶毛、不帶血、不帶糞)、"四不落地"(頭、蹄、胴體、內臟不落地),保證生豬產品的衛生質量,不得對生豬或生豬產品注水或注入其它物質。
建立屠宰臺帳登記制度。農村屠工應建立生豬屠宰臺賬,記錄生豬產地、屠宰數量、檢驗檢疫等情況。
建立屠宰情況月(年)報制度。農村屠工應在每月3日前將上一個月(年)的生豬屠宰情況和有關屠宰報表上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
(三)加強檢疫檢驗的管理
屠工屠宰的生豬,應經鄉鎮的檢疫檢驗人員(鄉鎮畜牧獸醫員)對生豬進行宰前檢疫、宰后檢驗,經檢疫檢驗合格、肉品加蓋合格驗訖印章后方可上市。
(四)加強經營銷售的管理
屠工銷售生豬產品,應在農村屠工資格證書上標明的區域內銷售,不得跨區域銷售,不得在縣城經營銷售。屠工(屠商)也可以銷售縣生豬屠宰廠出廠的合格產品。
(五)加強屠工屠宰的執法管理
對未取得農村屠工資格證書或對逾期不參加年檢的、年檢不能通過的屠工從事生豬屠宰,按私屠亂宰處理。
屠工未按要求建立屠宰臺帳登記制度的或未按農村屠工資格證書上標明的區域內(包括縣城)銷售生豬產品的,責令限期改正,經教育不改的,由縣經貿局取消農村屠工資格證書。
屠工屠宰經營染疫、病死或未經檢疫生豬的,對生豬、生豬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它物質的等生豬屠宰活動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由相關監管部門依《條例》、《動物防疫法》等進行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落實責任,加強農村屠宰監督管理
加強農村生豬屠宰管理是一項保障健康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涉及面廣、從零開始的系統工程。在縣生豬屠宰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協調指揮下,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和分工,相互協作、密切配合,確保我縣農村生豬屠宰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縣生豬屠宰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縣生豬屠宰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協調、解決生豬屠宰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健全農村屠工檔案及動態管理機制,依法規范農村生豬屠宰活動。
縣經貿局負責全縣生豬屠宰的行業管理工作。依法對生豬屠宰活動進行監督管理。負責生豬屠宰管理法規的組織實施;制訂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縣農業局負責生豬養殖和屠宰環節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做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嚴格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完善動物疫病標識追溯體系,不得對無耳標的生豬出具檢疫證明;落實生豬宰前"瘦肉精"檢測工作,加大對外調生豬"瘦肉精"的檢測力度;嚴厲打擊生豬養殖過程中使用"瘦肉精"、"蛋白精"等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行為。管理和指導鄉鎮畜牧獸醫員做好檢驗檢疫和有關統計等工作。
縣工商局負責豬肉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對蔬菜市場、超市等市場監督管理,督促經營單位和經營戶(屠商)做好豬肉采購的索證索票制度和檢查驗收等工作,并建立銷售臺賬登記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市場、超市銷售的豬肉來自合法屠宰渠道。
縣衛生局負責豬肉消費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對集體伙食單位、餐飲等消費環節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用肉單位從正規渠道采購肉品,嚴格索證、驗貨、臺賬登記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集體伙食單位、餐飲企業所使用的豬肉來自合法經營渠道。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對生豬類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綜合監督、協調,牽頭調處重大生豬類食品的安全事故。
縣公安局負責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生豬肉品的執法檢查活動,查處、打擊拒絕和阻礙依法執行公務的違法行為。受理監管部門移送的生豬屠宰刑事犯罪案件的查處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做好屠宰管理、屠宰執法所需經費的保障工作。
其它有關部門要按《條例》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生豬屠宰和銷售活動的相關管理工作。
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生豬屠宰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有關屠宰管理的執法活動;及時上報有關屠宰管理工作情況。
四、加強農村生豬屠宰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為了加強對全縣生豬屠宰管理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縣生豬定點屠宰領導小組,由分管縣長擔任組長,縣府辦、經貿、發改、農業、工商、質監、衛生、食藥監、公安、財政、國稅等部門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經貿局)。各鄉鎮要相應成立生豬屠宰管理機構,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分管,及時研究部署生豬屠宰管理工作,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保證該項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確定1-3名熟悉業務的鄉鎮干部負責本鄉鎮的生豬屠宰管理工作,做好轄區內生豬屠宰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檢疫等工作。
(二)建立機制,強化管理。建立縣生豬屠宰聯席會議制度,縣生豬屠宰管理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生豬屠宰聯席會議,加強協調配合。各鄉鎮要建立健全農村生豬屠宰管理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生豬屠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接受群眾監督,每月5日前分別向縣生豬屠宰管理辦公室、縣農業局報送有關屠宰統計和檢疫報表。從2009年開始將生豬屠宰管理工作列入有關部門和各鄉鎮的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考核。
(三)注重協調,嚴格執法。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能,充實人員,落實執法經費和裝備,加強專業執法隊伍建設。積極推進執法體制機制創新,注重部門執法協調,加大執法力度,確保農村生豬屠宰管理工作的落實。
(四)重視宣傳,營造氛圍。各鄉鎮、有關部門和新聞單位要廣泛開展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全縣人民充分認識到生豬屠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為加強全縣生豬屠宰管理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特別是要加強對屠工屠商的宣傳,采取面對面、一對一的辦法,爭取和贏得屠工屠商的理解和支持。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宣傳教育,引導消費者樹立健康消費、安全消費的理念,增強維權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購買屠工或屠宰廠的豬肉及其制品,抵制私屠濫宰行為。進一步加強生豬屠宰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法制意識,確保我縣生豬肉品的消費安全。
五、本意見自2009年12月1日起執行,由縣經貿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