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社區,各企事業單位,機關各部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進城鄉文化的相互融合,促進城鄉文化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把城市社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向農村延伸,不斷提升農村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質,促進農村文體隊伍的不斷壯大,文化活動的不斷繁榮。經研究,決定在全街道開展“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現將有關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和保障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促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二、總體目標
到2013年底,基本實現城鄉文化交流互動和不斷繁榮的農村文化建設新格局。文化陣地覆蓋面、文化資源利用率、文化服務能力等主要發展指標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全街道100%的行政村、社區建成比較完善的文化基礎設施,并能做到日常開放,專人管理,經常性投入。開展新農村小康體育村創建活動,力爭年底再有2個村實現省級體育小康村創建目標。2個村(社區)達到文化精品工程創建目標。力爭完成街道文化中心、圖書分館建設,構建覆蓋全街道農村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形成農村文化體育隊伍不斷壯大、農村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群眾參與文體活動蔚然成風、農村文化呈現健康向上、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活動內容
1、“迎世博、創平安、講文明、樹新風”和阿姨志愿者行動啟動儀式。以2013上海世博會為契機,充分發揮街道“和阿姨”隊伍在創建平安街道、平安村(社區)、平安和諧家庭活動,維護社會穩定,調解民間糾紛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進一步打響“和阿姨”品牌。建立街道“和阿姨”志愿者總隊,各村(社區)“和阿姨”志愿者分隊以及街道青年志愿者突擊隊。宣傳和動員全街道家庭共同參與“迎世博、創平安、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中來,充分展示魏塘志愿者的風采,全面展示魏塘街道對外良好形象,共同構筑世博護城河。(牽頭部門:街道婦聯;參與部門:街道團委、文化站、各村、社區)
2、“城鄉文化歡樂行”活動。在去年啟動城鄉文化歡樂行活動的基礎上。全面展開此項活動,各社區要充分利用五一、國慶等節慶、節假日進村與村民開展城鄉家庭文化聯誼、座談交流、技藝培訓、法律咨詢、便民服務、文藝表演、手工藝品展示等活動。通過開展城鄉系列聯誼活動,加深城鄉居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城鄉居民之間的友誼,促進城鄉文化的交流與繁榮。逐步把城市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逐步向農村延伸,進一步提升農村文明程度和農民文明素質。(牽頭部門:街道文化站;參與部門:街道團委、婦聯、社會事業服務中心、社區辦)
3、“紅五月、展風采、興魏塘”雙“十佳”表彰暨廣場文化活動。為充分展示街道優秀青年和企業員工在各自崗位上的風采,樹立典型,激發全街道創業創新的熱情。五一前后,隆重表彰街道十佳優秀青年、十佳優秀企業員工,同時,舉辦大型廣場文化活動,進一步展示當代青年和企業員工的風采。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品牌,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展示我街道改革發展成果和創新者風采,激勵全街道建設者萬眾一心,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牽頭部門:街道團委、總工會;參與部門:街道文化站、婦聯、經濟建設服務中心)
4、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暨端午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為進一步深化全縣“十萬農民種文化”活動,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健康的傳統節日理念,讓廣大居民群眾“知端午民俗,享健康生活”。借助傳統端午佳節,通過開展包粽子比賽、傳統民俗文藝表演、傳統習俗宣傳、向養老中心老人贈送粽子等形式,充分挖掘端午深厚文化內涵,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節慶文化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感染力。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使群眾成為節日活動的主角。同時增強保護端午節民族傳統節日的意識,提高全社會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牽頭部門:街道文化站;參與部門:街道社區辦、養老中心、各社區)
5、“晨夕課堂”創特色活動。作為教育基層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的又一創新載體,自2012年創辦以來,在發揮教育居民群眾和豐富基層業余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今年,將根據縣委宣傳部的要求,深入推進“晨夕課堂”教育活動,推動以排舞為主體的教育引導方式廣泛延伸,根據基層群眾的喜好和實際,逐步建立起一個社區一支、一社區多支的排舞隊伍,同時,在城郊社區探索建立排舞場所和排舞隊伍,不斷壯大基層群眾參與面,并通過經常性的交流互動活動,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排舞活動,逐步向“排舞之城”的目標邁進。(牽頭部門:街道文化站、社區辦;參與部門:街道工會、團委、婦聯)
6、鄉風文明“賽和諧”活動。以“城鄉攜手、共建和諧”為主題,根據《關于在全縣農村開展“鄉風文明百村賽”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緊緊圍繞“賽服務民生、賽文化繁榮、賽鄰里和睦、賽春泥計劃、賽村容村貌”等“十賽”活動,圍繞全面建設科學發展示范點,扎實開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不斷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進各項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激發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熱情,進一步提升農村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質。(牽頭部門:街道宣傳辦;參與部門:街道組織辦、紀檢辦、關工委、團委、婦聯、文教辦、綜治辦、農辦、民政辦)
7、新農村建設“比貢獻”活動。以“雙結對、創文明”活動為抓手,緊緊圍繞經濟共建、教育共建、文化共建、隊伍共建、文明共建和實事共建的要求,通過幫助借貸資金、修建道路、開發經濟項目、贈送圖書以及其他物品等,充分發揮各級文明單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同時,結合文明單位動態積分制考核管理辦法,把參與“雙結對、創文明”活動、支持新農村建設作為重要考核內容,促使各級文明單位把此項工作作為提升文明單位形象、倡導全社會樂于奉獻的自覺行動。同時,各行政村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力所能及的幫助文明單位開展一些教育活動。營造好全社會互助、互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牽頭部門:街道宣傳辦;參與部門:街道團委、婦聯)
8、“社區之聲”文藝巡演活動。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以國慶六十一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展示城市社區優秀文化資源。國慶期間,選調各社區優秀文體表演隊伍,組建“社區之聲”文藝巡演隊伍,分別在城市社區、農村社區、行政村中開展文藝巡演活動。豐富和活躍城鄉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推動街道基層文化建設,使社區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并逐步向農村、農村社區輻射延伸,為推動全街道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城鄉居民文明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牽頭部門:街道文化站;參與部門:街道社區辦、各行政村、社區)
9、企業文化建設月活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倡導先進企業文化理念,樹立“自立、自強、創新”的魏塘企業精神。圍繞“企業文化”主題,創新活動載體,通過開展“十五分鐘職工”課堂、巡回演出、籃球友誼賽、版面宣傳等多種形式宣傳好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培育企業文化意識,豐富和活躍企業員工業余文化生活。同時,大力倡導更多的優秀企業、文明單位共同參與此次活動。在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更好地振奮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為企業更好的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牽頭部門:街道文化站;參與部門:街道經濟建設服務辦公室、規上企業、各級文明單位)
10、村、社區文化精品工程創建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方向,不斷鞏固和壯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充分發揮文化設施的功能和作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基層文化陣地建成廣大群眾求知、求樂、求健、求美的精神家園。同時,建立健全一整套比較規范、操作性強的管理制度、文體活動室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圖書借閱、器材使用、文體活動、廣播、宣傳櫥窗、設施開放以及財務、安全等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規范化運作。力爭到2013年底,完成虹橋村、日暉社區的農村(社區)文化精品工程創建工作。(牽頭部門:街道文化站;參與單位:虹橋村、日暉社區)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是實現城鄉文化共同繁榮,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質的具體實踐。各單位、部門要切實提高對此項工作的認識。各牽頭部門要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做到目標明確、活動具體、措施有力。各參與部門要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做到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推動“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健康發展。
2、積極開展活動。按照“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的總體要求,各村、社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指導好活動的開展。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要求,不斷充實“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的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切實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導廣大城鄉居民積極主動參與。
3、加大宣傳力度。“城鄉文化歡樂年”活動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報道活動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各村、社區要認真抓好典型挖掘工作,利用廣播、簡報、宣傳欄等宣傳載體大力宣傳和推廣,營造全街道上下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