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再生稻生產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目標任務
2012年,全縣再生稻示范推廣面積3.0萬畝,再生稻平均畝產達280公斤以上。重點在全縣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中稻區和海拔300米左右單雙混作區發展(見附件)。要求各鄉(鎮)建立100畝以上示范片1—2片,帶動再生稻大面積高產。
二、優化品種布局
在300-500米的中稻區,山壟田和山排田選擇Ⅱ優131,洋面田可選擇Ⅱ優1273、天優3301、Ⅱ優3301、Ⅱ優明118等,示范推廣宜優673、佳輻占和糯稻品種,確保兩季穩產高產,再生季安全齊穗。
三、完善配套技術
要圍繞節本增效、高產優質的目標,對現有栽培技術進行集成組裝、配套創新。要狠抓關鍵技術環節,重點落實適時早播、培育壯秧、合理密植、實行畦廂式栽培、間歇性溝灌、兩次烤(擱)田、適時重施促芽肥、低指標綜合防治病蟲害、頭季稻十黃搶晴收獲、適高留樁、再生季早施壯苗肥,噴施根外肥等再生稻關鍵栽培技術。并配套應用拋秧、旱育秧、機插秧等技術,促進高產、節本、增效。要嚴格把關,采取強化措施,確保每畝20公斤尿素促芽肥這一核心技術及時、足量實施到位。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縣成立發展再生稻生產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協調各方力量,確保人員、技術和措施到位。
2、增強責任意識。
各鄉鎮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里的強農惠農政策,認真兌現糧食綜合直補和催芽肥等政策,以充分調動農民發展再生稻的積極性。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實行領導包片、科技人員駐點、服務培訓到戶、技術指導到田的責任制,切實做到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要借鑒推廣縣“專家進大戶、大戶帶小戶、農戶幫農戶”的成功模式,建立專家包片指導制度。要加強對再生稻高產創建工作的督導,保證發展再生稻的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實到位。縣將組織開展階段性的工作檢查現場考察、技術交流與總結等工作,并對發展再生稻生產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3、確保任務落實到田。各鄉鎮要將再生稻種植面積落實到村、到戶、到田,鄉鎮農技站將各行政村具體再生稻種植面積登記造冊,并將面積檔案上報縣農技站,作為今后抽查、督導、評比的依據。
4、加大培訓指導
再生稻要獲高產,關鍵技術到位是重點。要把再生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的普及入戶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抓。一是要加強宣傳發動。要通過多途徑的宣傳媒介,宣傳典型樣板與成功經驗,特別是“模式”,使農民充分認識種植再生稻的好處及再生稻生產的關鍵點。省農業廳組織印制發展再生稻的典型經驗,供推廣應用。二是要強化主體培訓,各鄉鎮農技站要負責培訓村農技員、示范戶和種植農戶,使產區的農民基本掌握再生稻的關鍵技術。縣在關鍵季節組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到各示范片進行巡回指導。三是編印技術資料。省農業廳制作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光碟、技術手冊,縣印制栽培技術要點發放給各示范片,使示范片農技人員、種植大戶掌握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