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勞動保障檔案管理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勞動保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健全的勞動保障體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推進器,也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安全網和減震器。我縣勞動保障工作正在向法制化、社會化、規范化、廣泛化方向發展。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工作,是勞動保障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必然需要進行創新。
一、目前勞動保障檔案管理的基本特點。勞動保障檔案,是指勞動部門、社會保障經辦部門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在進行勞動就業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推廣勞動者權益、扶助社會弱勢群體過程中形成的專業社會保障檔案,一般包括職工個人檔案、勞動就業、社會保險三部分。其中職工個人檔案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主管,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由各經辦機構管理。作為一項專業的管理工作,勞動保障檔案具有以下的特點:
1.廣泛性。廣泛性是指勞動保障檔案涉及的人員廣泛。現在我國的養老、醫療等社保措施主要針對城市居民,伴隨著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我國參與社會保障體制的人口將逐漸擴大到農村,最終目標是全社會的所有公民,每個人在辦理社會保障時都會形成社會保障檔案。
2.動態性。動態性是指勞動保障檔案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的。每個人從參加工作到參與社會保障后,檔案會隨著職工工作單位的變動而發生關系轉移,各項社會保障保險的繳費情況也會依據職工的工資增減而相應變化,這些變化情況都要在其社會保障檔案中形成相應的記錄,勞動保障工作的這種動態變化決定了勞動保障檔案的動態性。
3.人本性。人本性是指勞動保障檔案是以人為基本對象來辦理的。個體的人是社會保障檔案的最基本的形成單位,從參加工作,加入社會保障后,每個人都會形成相應的檔案,勞動保障檔案是個人參與社會保障原始憑證,也是維護個人權益的重要證據。如干部的人事檔案、工人的個人檔案一樣,隨著人的變化,個人勞動保障檔案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這些檔案記錄一直要保存到當事人亡故之后。以人為本,記錄一生,服務一生。
4.規范性。規范性是指勞動保障檔案是按國家的有關規范來辦理的。具體表現在:一是各類社會保險都有統一的辦理程序、繳付費標準;二是各類社會保險都有規定有規范的記錄卡,登記清冊及報表;三是個人檔案不論是哪個單位的職工,其形成的相關材料具有一致性。
二、目前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勞動保障檔案在整個社保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實現勞動保障信息交流與共享的保證,是人民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憑據,也是勞動保障部門進行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勞動保障檔案管理應與當前體制發展相適應,并能促進勞動保障各項事業的發展。但是,我國的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影??以下幾個方面:
1.對勞動保障檔案重視不夠。由于勞動保障檔案數量巨大,工作環節繁瑣,加之檔案的管理缺少相應的軟硬件投入,人員配備、經費不到位的情況,在大部分地方普遍存在,有些部門沒有專門的檔案室,該歸檔的檔案沒有歸檔,檔案隨意保存、丟失的情況比較嚴重。
2.勞動保障檔案多頭管理,管理機制沒有理順。社會保障檔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較廣泛,不同的類別社會保障檔案分別歸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形成了多頭管理問題,造成不同的檔案分屬不同的部門,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困難,一個人的保險資料分別保存在不同的機構,且管理方法各異,沒有一個完整的檔案信息中心能夠查詢到一個人從參加工作或參加社會保險(含醫保、養老、失業等保險)全部的檔案信息。
3.缺乏專業檔案的管理標準和規范。勞動保障檔案管理缺乏國家標準,職工檔案管理仍在執行年勞動部與國家檔案局共同制定的《企業職工檔案管理規定》,而該項制度中的部分條款如適用范圍、歸檔范圍、管理形式、交接流轉等規定已經不適應現實工作的需要,亟須修改。
三、加強勞動保障檔案管理的建議。根據當前勞動保障檔案的特點和勞動保障各項工作的發展,改進和完善勞動保障檔案工作,將是勞動保障工作和檔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筆者認為,當前勞動保障檔案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些改進:
1.加強宣傳,加大投入。在全社會加大勞動保障檔案工作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宣傳渠道,廣泛宣傳勞動保障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每一位公民的保障意識,加大對勞動保障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對勞動保障檔案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加大資金及人力投入,切實解決檔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員匱乏、資金短缺、庫房緊張等實際問題,為建設和完善勞動保障檔案工作創造良好氛圍和有利條件。
2.整合資源,完善管理機制。理順社保檔案管理機制,盡可能將社保經辦機構的各種資料集中在一處管理,即實現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障工作的統一管理,推行一條龍式的服務模式,避免各職能部門間交叉重復而造成的浪費,實現社會保障檔案的集中管理,充分體現社會保障檔案的人本性特點,實現勞動保障檔案“管理一生、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的管理目標。
3.加強制度建設,實現規范管理。大力加強勞動保障檔案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建設,實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加強對勞動保障檔案的形成、整理、保管、利用各工作環節的研究,制定操作性強、科學統一的勞動保障檔案管理模式,努力促進勞動保障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提高勞動保障檔案的管理效率,使其成為開展勞動保障工作的有力工具。
4.大膽創新,拓展新的管理模式。樹立檔案為人民服務的新觀念,努力開創新的管理模式。如各地勞動保障局可建立退休人員檔案管理中心,解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發放、社會保障檔案管理問題;推出了勞動保障檔案托管服務。這些新的服務形式的開創,進一步推動了勞動保障工作社會化的進程,使勞動保障檔案的管理不再依賴于企業,使職工不再為企業的破產和自己的退休而擔心今后檔案的管理問題,同時也給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帶來了新的活力。在勞動保障工作社會化的大背景下,數量龐大的社會保障檔案管理必然會成為勞動保障部門的一項重要開支,勞動保障部門可以積極探索新的形式,如采取建立勞動保障檔案信息中心的方式,實現勞動保障整體檔案的保管、利用,達到集中統一管理。
5、加快勞動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網絡化的建設。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建設統一的勞動保障檔案信息網絡已經迫在眉睫。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用戶??的社保號和醫保號就可以查詢到自己的社保繳費和醫保個人賬戶等情況,輕松完成繳費、支付等所有的工作環節;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因此,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大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力度,努力建設勞動保障檔案信息網絡。隨著勞動保障工作的發展,網絡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規范化管理逐漸取代了陳舊的管理模式,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改革進取,才能使勞動保障檔案工作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