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院校中醫經典學習方法改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醫學博大精深,在中華民族的繁衍與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四大經典,是中醫學的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學過經典的中醫醫生在臨床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在經典學科日益受到忽視的今天,教育者們應該從中發現問題,得到警醒。我們通過問卷調查、文獻查閱、訪談、數據分析、德爾菲法等方法對中醫經典學習現狀提出疑問,并探索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醫學教學;中醫經典
中醫學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防病治病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學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由各大醫家不斷完善,不斷修正,從而慢慢造就了中醫學這個民族的瑰寶。中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經典正是我們了解、認識中醫學的重要途徑。通常提到的經典,主要是指《黃帝內經》、《傷寒學》、《金匱要略》、《溫病學》四門中醫學科。不讀經典,難為大醫,然而現在中醫院校的經典教育正面臨著被忽視的尷尬境地。
1經典教學的重要性
本次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學生認為經典學習在中醫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幾乎所有的專家有認為經典學習在中醫學習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編纂的過程中,基于各種考慮,必然經過了很大的修改,中基、中診、方劑都是便于入門的教材,而經典才是了解中醫理論以及臨床的重要途徑。
2中醫經典教學的現狀
中醫經典課程在中醫藥高等院校教學工作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下滑,經常有醫生提到現在學生的經典功底太差,課程設置也不如當年。回收的問卷中,60%的同學都認為現在的經典教學不夠滿意,幾乎所有的專家也都對中醫經典的教學現狀提出了質疑。(1)大量的西醫課程沖淡了中醫學習。現在的高等中醫院校普遍大量開展西醫課程,甚至到了本末倒置的地步。有些院校大力宣揚西醫學科目的重要性,導致中醫院校學生畢業后更加崇尚西醫,用西醫方式思考。據調查顯示,同樣在5年的時間內,西醫院校學生只需要用1/60的時間學習中醫(約60課時),而中醫院校學生卻需要用1/3的時間學習西醫(約1200學時)。[1](2)對傳統知識的掌握不足。中醫經典課程從本質上來說是古代文學,由于撰寫年代的資源限制,大多簡短精要,語言顯得有些晦澀難懂。一些對中國古代文學了解不夠深的同學,學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開展國學類課程勢在必行。(3)中醫經典類課程的課時分布不合理。自中醫藥高等院校開辦以來,中醫經典類課程的課時一直在變動。剛剛建校時中醫經典學習的課時非常的多。甚至《內經》一門課就有414個學時,四門課程加起來一共最多有859課時。[2]同樣也有很多學生報告經典課程時間太短,現在,大多數學校的經典課程單門課時都不超過80課時。甚至淪落成為選修課。有些院校的《黃帝內經》課時竟然只有短短36學時。(4)考核方式單一。現代中醫院校對經典科目的忽視,導致現在對于經典科目的考核不夠嚴格。考試是對學生學習態度的檢驗與督促的重要方式。現在的經典考試大多采用期末突擊的方法,不在意背誦與理解。很多學生真正掌握的經典知識都很少。朗讀與背誦是學習經典的最好方法,目前學校的教育體系并沒有保證學生基本的讀背。[3]
3對當前經典教學方式的改進
現在的中醫經典教學顯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為了解決中醫經典學習的問題,研究者特意向學生與參與調查的專家請教,博采眾長。通過與學生的現場訪談法,問卷調法,和針對專家的德爾菲法,我們將學生與專家的意見整合如下。
3.1西醫課程與中醫課程的平衡(1)濃縮西醫課程。在現代醫學的背景下,西醫是中醫醫患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中醫學生掌握西醫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中醫院校的西醫課程雜而多卻不精。專家認為西醫課程的開設是必要的,西醫基礎學科的學習必須要進行,重要的西醫基礎課程應該重點學習,而部分西醫臨床課程可以選修,為中醫學的課程讓出時間。(2)拓展中醫課程。中醫類的課程被西醫學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間,為了找到中醫藥院校培養中醫人才的平衡點,在濃縮西醫課程的基礎上,應當拓展中醫課程。包括拓展經典學科的學時,開設大量中醫學類的臨床訓練課程,使中醫學的學習更加貼近臨床。甚至可以開設中醫各家學說、古籍學習、國學的選修課,拓展中醫學子的中醫思維。(3)開設選修課。除必要的西醫課程和大量中醫必修課程以外,學校可以開設中醫和西醫學科的選修課,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與發展的方向。對西醫學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選修西醫類的學科,而一心鉆研中醫的學生可以選擇中醫類的學科。
3.2加強對傳統知識的學習在中醫學習過程中,不論是中醫經典課程,還是古籍文獻查閱,都離不開扎實的古代文學功底。中醫學在很大程度上脫胎于中國古代哲學,所以對“國學”的了解對于中醫學生而言,是中醫學習的一個重要工具。古語有云“秀才學醫,籠中捉雞”,所以開設中國古代哲學、古代文學的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醫院校入校的第一學期,不會學習醫學類的學科,首先會學習基礎學科。這一點上可以效仿西醫院校,在入校的第一學期,先開設中國古代哲學、古代文學等課程,為中醫思維與文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增長經典學科的課時比較黃帝內經與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性,大部分專家都選擇了黃帝內經。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體現,與其花大量的時間學習由現代人編撰的中醫基礎理論,不如用大量的時間學內經。所以經典學科的課時增長到100學時以上是十分必要的。
3.4考核方式的改進據調查顯示有的學校通過頻繁的考試來保證學生對于經典的掌握程度。[4]這雖然可能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但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中醫院校可以每學期開學時根據各個年級對經典掌握狀況的不同,進行經典考試,甚至可以舉行中醫知識月考。
4結語
對于中醫學來說,經典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就是在發現問題中解決問題。中醫經典課程改革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優化和努力,希望這次調查能為中醫經典的學習提供一些幫助,促進中醫藥優秀人才的培養,為祖國培養中醫的棟梁之才,為祖國醫學的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莫春梅,史偉,榮震.加強中醫經典教學,培養中醫臨床思維模式[J].湖南中醫雜志,2011.27(5):92.
[2]董正華,趙天才.楊軼.強化經典課程教學提高中醫人才培養質量[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1):9.
[3]楊文喆,項樂源.對中醫經典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江蘇中醫藥,2018.50(1):61.
[4]張靜遠,王興華.趙鳴芳,等.傷寒論考試改革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1):5.
作者:楊歡;龔文心;歐洪;任虹;杜曉娟 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學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