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檢驗人員職業感染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感染現象的誘發原因
通過對醫院中臨床檢驗人員因職業原因受到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和探究,我們對于檢驗人員受感染的誘因有了進一步較為明確的認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檢驗科的工作環境在布置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醫學的不斷發展,檢驗科為適應臨床在不斷地增添新設備和新項目,許多問題顯露出來。很多實驗室面積有限,房間顯得十分擁擠,污染區域和清潔區域存在著交叉的現象,而檢驗科的醫療人員每天都必須在實驗室內處理數量巨大的標本,這些標本中很多都存在著潛在的感染性,同時檢測過程中出現外溢飛濺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現象,而檢驗科內通風換氣設備存在不足的情況也會導致檢驗人員出現感染的危險。
1.2醫院中的各項制度沒有進行嚴格的貫徹和落實首先,醫院中檢驗科對于導致感染的誘因存在著監察不足,監督不力的現象,往往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落實預防感染的制度;其次,檢驗人員沒有完全察覺到造成醫院感染的危害以及對生物安全的保護,思想認識方面存在麻痹大意的現象;最后,醫院中有些制度的制定并不是為了切實有效的預防感染現象,而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從而導致制度監察不嚴,落實不足。
1.3檢驗科中的檢驗人員在自我保護意識方面存在著淡薄的現象有些檢驗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預防感染的重要意義,同時有一些新進的職工和部分實習生對于醫院中存在的感染危險因子以及相關的預防手段缺乏全面的了解,自我保護的能力較低。有些人員對于操作的主要過程以及注意事項還不夠了解,存在有實驗操作的時候沒有戴口罩,手套以及帽子的現象,沒有對防護的用品進行正確的使用;有些檢驗人員甚至在實驗的過程中用已經污染了的手去接電話,或者是在接觸了污染的標本或者運用儀器進行操作后沒有嚴格的運用醫學上常用到的六步洗手的方法;還有很多人員在連續性的為不同患者進行靜脈采血的時候一直佩戴者一副手套,這些普遍存在的現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造成檢驗人員受到感染的現象。
1.4很多科室對于醫院中開設的感染知識的培訓課程不夠重視醫院中的許多科室往往只重視對員工進行與業務相關知識的培訓,而對于醫院中感染知識的培訓,往往只局限于應付檢查的層面,醫院中指定的預防檢查的培訓計劃往往也形同虛設,這樣的培訓很難受到實際的效果。
1.5檢驗科中的部分檢驗人員對于消毒和滅菌的知識比較缺乏檢驗人員往往也只是重視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對于消毒和滅菌的知識不夠重視,也不愿意耗費時間去學習。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檢驗人員的消毒以及滅菌觀念沒有得到正確的樹立,在執行時也沒有嚴格的按照其標準,往往存在著不嚴格按照正確的標準和要求對消毒的溶液進行配置或者消毒溶液的配置濃度根本錯誤,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消毒。
1.6醫院中保潔員缺乏相關的安全知識在醫院中,保潔員的文化水平以及醫學知識的水平比較低,同時流動性又比較大。然而他們承擔清掃環境,洗滌污染的物品,搬運廢棄物等工作,可以說是時刻接觸著污染源和污染的高危人群,這樣很容易導致醫院的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的出現。
1.7職業本身也存在著危險性檢驗科的檢驗人員每天都與患者進行著密切的接觸,同時接觸著患者的體液、血液、排泄物以及分泌物等各種感染源,檢驗人員自身又通常用著刀、針以及玻璃等比較敏銳的器皿進行操作,在忙亂的情況下難免發生劃傷、刺傷以及濺灑標本的現象,引發感染。
2控制感染現象的對策
目前,我們應該根據誘發感染的原因積極的做出改善,采取一定的措施盡量對感染的誘發因子進行控制,減少檢驗人員發生感染的現象。
2.1在醫院內建立較為完善的機制體制,對檢驗科的醫護人員進行較為詳細和明確的分工對于醫院中檢驗科的各項工作要設立相對完善和明確的監察和監管制度,從而使得醫院內對于感染的預防工作可以切實有效的進行。我們應該對檢驗科內部的的工作責任進行管理和完善,通過對院感科等組織的設立,科室將具體的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小組,甚至是個人手中,將監察和監管機制得以切實有效的執行。
2.2對檢驗工作的相關流程進行明確的規定和堅決的執行首先,應當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操作流程,并且出臺相關的章程或者規章制度來確保這些操作流程能夠有效的得以運用。醫院中檢驗科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對檢驗工作進行中的每一項流程,每一個細節進行充分和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正確運用到具體的實踐和操作過程中,從而達到規范自身,降低操作中感染因子的作用。
2.3加強對檢驗人員進行培訓相關的預防知識在醫院中進行感染預防知識的培訓時,應當包含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普及醫療中感染的相關知識,普及對于如何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的知識,如何進行無菌操作,如何對病原體進行防御等等。其中要重點進行培訓的人群有醫院中新進的護士與醫生,來自學校的實習生,醫院中的保潔人員,以及檢驗科的檢驗人員等等。在進行培訓時,可通過發放相關的宣傳資料以及有獎知識競答的方式,增強培訓課程的趣味性,吸引相關人員前來聽課;同時要加強對聽課人員的監督,保持出勤率和知識的掌握程度。
2.4對醫院檢驗科的工作環境進行合理的布局,加強對預防措施的建設合理安置實驗室中的工作環境,將檢驗人員進行操作的區域以及流動的區域與實驗器材的放置區域隔離開,在工作室內要設立和區分好相應的污染區以及半污染區,清潔區。對相關的設施進行建設或改造時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標準,對進行消毒的設備和洗手設備要進一步完善,以方便實用為主要目的。同時檢驗科的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檢驗時必須要穿防護服,佩戴口罩、眼罩以及一次性的橡膠手套等等。
2.5對于醫院中患者及其家屬的預防保護工作要進一步進行強化患者及其家屬來醫院進行檢查時經常需要多次往返于檢驗科或者在檢驗科進行長時間的停留,然而檢驗科中各種菌群比較集中,容易誘發感染,因此,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預防和保護。對患者進行微量抽血或者靜脈抽血的時候要要嚴格遵守使用一次性工具,在抽血過程中用到的所有器材同樣要無菌操作,在使用棉簽進行止血時要將棉簽在拆開后的12小時之內用完,對每一位患者進行抽血都要佩戴一次性的手套,對器材進行重復使用時應嚴格進行消毒。
2.6加強對消毒工作的管理檢驗科有許多的設備以及器材,因此對這些工具進行清潔時也存在著較大難度。如果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消毒程序進行操作,很容易導致一些細菌和病原體的殘留,留下了感染的隱患。所以,在對這些設備器材進行消毒工作時,要認真落實每一個細節。每天工作結束后,都要對實驗室工作環境進行消毒液消毒、紫外線的消毒以及進行室內通風等等。如果發現有污染現象則要盡快遏制污染源,進行全面徹底的滅菌消毒工作,同時要做好相應的備案記錄,方便開展追溯的工作。
醫院檢驗科中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很容易誘發各種感染。因此,檢驗科應當依照上述的內容,加強對各項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增強臨床檢驗人員的對感染防范意識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嚴格按照一定流程來進行檢驗工作,這樣才能夠真正摒除檢驗科中的安全隱患,對于病患和檢驗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常俊峰單位:天水四〇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