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球訓練市場調查思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前言
1.1研究依據
1.1.1網球運動項目改革要求網球是一個國際化、商業化和個體化都很強的運動項目。中國女網近三年的時間里,一路凱歌,鋪就了一條“金光大道”。與其它體育項目相比,中國網球是最早喊出要走職業化道路的項目之一。然而多年來,由于受國情和體制的制約,中國網球的職業化步伐僅僅局限于比從前參加或舉辦了更多的國際網球排名賽,而選手的培養模式、訓練模式、參與辦法等等,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框架之下,制約了中國網球融入國際職業網壇的步伐。
1.1.2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發展的多元化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小政府、大社會格局的初步顯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形成,企、事業辦小社會的情況初步得到改善,各種社會實體只能專門化,利益多元化的特征日益突出,政府通過行政手段控制甚至操作社會事務的范圍和程度將進一步縮小。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也將順應這種趨勢,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模式,組織形式和單一的利益主體及價值取向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多元化,功能多元化,組織形式豐富化和訓練形式多元化。
1.1.3南京市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的自發現象“一個市場的存在與發展,都有其內在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1]本人利用課余時間對南京市網球培訓做了初步調查了解,發現本市己經自發形成了一些具有培訓市場性質的行為,一些教練員和本市某些中小學相結合,利用課余時間,把運動訓練隊辦進了學校。因此,有必要對南京市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進行整體、系統的研究。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更好的普及網球運動,提高南京市網球運動的水平
1.2.2深化“體教結合”模式,推動學校體育工作1.2.3探索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培養模式
1.2.4較好的緩解了業余訓練經費嚴重不足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2.1研究內容
2.1.1市場的現狀分析對南京市區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的總體狀況進行調查,包括人數、年齡及訓練的場地器材等基本情況。
2.1.2市場的調查研究在市場的宏觀環境中,研究政治法律、南京自然條件狀況、經濟環境和南京市的體育文化環境。在市場的微觀環境研究中,從供給方和需求方兩個方面進行。供給方包括場地和教練員,需求方包括中小學學生和家長。
2.1.3市場的潛在問題與對策研究針對現狀和研究的結果,分析市場潛在的問題,提出切實的建議及對策。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閱讀了體育經濟學、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管理學、教育學等書籍;查閱了近年來國家、江蘇省對發展體育產業、訓練體制制定的有關政策及法規,并收集整理了大量相關的論文、報道和文獻,儲備了豐富的研究材料。
2.2.2問卷調查法
2.2.2.1問卷的設計與效度檢驗
2.2.2.2學生問卷對市區7家青少年網球培訓點的學生進行調查,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共計326名學生,并發放“學生調查問卷表”進行調查。
2.2.2.3家長問卷在發放學生問卷的同時隨機給267位學生發放了家長問卷,由家長進行填寫,從中了解他們的態度及意見。
2.2.2.4教練員問卷對各青少年業余培訓俱樂部教練員,發放32份問卷,了解他們的能力及對于青少年網球培訓的態度。
2.2.2.5問卷的信度檢驗為了檢驗問卷的信度,根據社會調查原理,對問卷進行部分抽測,其中教練員問卷5份,家長問卷20份,學生問卷40份,問卷抽測回收10天后,用再測法對其進行復測,經檢測,兩次測量的結果相關系數為0.91,具有較高的信度。
2.2.2.6問卷的發放與回收【見表2】
2.2.3實地訪問調查法對部分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網球學校、業余網球俱樂部進行了實地調查,并與部分教練、學生和家長進行面談及實地觀察,獲得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后續的大量調查工作做了鋪墊,為本研究提供了依據。
三.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3.1南京市區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現狀
3.1.1南京市區青少年網球俱樂部狀況根據筆者的調研與走訪,截至2011年底,南京市區所轄的6個區比較正規的青少年網球俱樂部只有2家公辦的業余體校(見表3),比較成規模并且長期進行培訓的私人辦的青少年網球培訓點有5家。
3.2南京市區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研究從教練員的年齡分布上來看,教練員年齡主要集中在21-30歲和31-40歲,通過個體分析:21-30歲的教練員多是南京體育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培養的具有較高學歷的體育專業畢業生,他們年輕,富有激情與活力。31-40歲的教練員大多來自省專業隊,他們有相對充沛的精力和教學與訓練經驗,目前多任職于各網球訓練組織的帶頭人或主教練.
四.規范和培育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的對策研究
4.1借鑒上海青少年網球推廣計劃作為中國網球的領袖城市之一的上海,在2003年就頗有預見性地提出了網球推廣“123計劃”,即上海網球協會團隊會員發展計劃、大學網球推廣計劃和青少年網球推廣計劃。[2]青少年發展計劃是網球“123推廣計劃”的重頭戲,以寒暑假的短式網球培訓作為它的起點。經過幾年的嘗試,上海19個區縣的青少年網球俱樂部的推廣,數百名師生通過體驗網球的樂趣了解網球運動。
4.2規范和加強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的管理體育培訓市場管理從理論上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政府管制,二是行業組織的自律性管理,三是俱樂部內部的自我管理。其中政府是宏觀管理,行業組織是中觀管理,俱樂部自我管理是微觀管理,三個層次相互協同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3]目前,在政府管理層面,具體部門其實就是南京市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和工商局和物價局。因此,在微觀層面就更需要各個俱樂部加強自身的管理。
4.3培育與發展青少年網球培訓市場
4.3.1體育行政部門強化服務意識,制定優惠政策
4.3.2借政策東風,開展學校培訓工作
4.3.3重視教練隊伍建設,保證培訓品質網球教練是網球培訓市場的靈魂人物與關鍵因素。[4]專業負責的網球教練是培訓公司的形象標志,作為服務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4.3.4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除發放和張貼有關培訓機構的印刷品外,應積極聯系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通過開專欄、跟蹤報道、組織專訪等形式,結合開展活動、組織比賽大力宣傳青少年培訓俱樂部。
五.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5.1.1南京市區青少年網球培訓普及率不高,中小學訓練沒有銜接,培訓組織不規范,中小學網球課開展不力,場地利用率低,青少年網球比賽少。
5.1.2市場供給方教練員學歷普遍較高,參與訓練指導工作意愿程度高,報酬要求較為合理,青少年網球培訓有充分的教練來源,但是教練指導經驗稍欠缺。
5.1.3作為市場需求方的學生對于網球運動有很高的熱情,小學參與率最高,而且有少量的女生愿意參與。在家長考慮的孩子參與訓練的影響因素中,很看重是否影響到學習和孩子的意愿。
5.2建議
5.2.1政府加強扶持和監管力度,教育、體育、工商、稅務等部門應協調配合,制定相應的規范措施和管理辦法,將青少年網球培訓納入正常軌道,促進體育培育市場的完善。
5.2.2南京市青少年網球培訓機構應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擴大自身的影響力,推動自身的良性運轉。
5.2.3南京市青少年網球培訓機構應轉變經營理念,促使培訓對象層次化,培訓內容多元化,充分滿足學員的需求,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