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貿市場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國務院在2011年10月9日常務會議上指出: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通過對濮陽市農貿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堅持規劃引領,優化農貿市場發展布局;推進改造升級,拓展農貿市場服務功能;理順管理體制,積極構建長效管理機制等對策,以期達到更好地為市民服務的目的。
關鍵詞:
農貿市場;發展;對策;建議
一、濮陽市農貿市場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思想認識站位不高對農貿市場的公益性認識不夠,過分強調市場建設的市場化、社會化和多元化,沒有把農貿市場當成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來做。有的認為搞農貿市場和其他市場一樣,是市場行為,任其自然發展;有的認為農貿市場生意紅火,利潤空間很大,資本逐利性大,社會投入積極性高,政府無需投入;有的把抓農貿市場建設作為權宜之計,“創建或迎檢”來了抓一陣,加大投入,急抓現用,沒有長抓不懈的思想,沒有研究出臺引導農貿市場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所有這些認識誤區,導致政府在農貿市場建設發展中主導性不夠、話語權不多、指揮棒不靈等現象。使濮陽市城市建設與發展形成重“城”輕“市”,有“城”無“市”,城市功能嚴重缺失的局面。
(二)市場空間布局不合理由于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大多建設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布局規劃和建設標準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農貿市場基本分布于在建成區,新區以及城鄉結合部較少,市場與人口密度不相配套、分布不均衡。且大部分居民小區沒有按照要求建設配套農貿市場,存在城市發展快,農貿市場布點規劃缺失的問題。例如,中原路貫穿濮陽城區,但沿線僅有一個美景小區農貿市場,且規模過小。這就造成了市民買菜難、菜農賣菜難,馬路市場治理又屢禁不止的尷尬局面。目前城區農貿市場建設多數屬于自發而建,至今沒有專業規劃,空間布局嚴重失調,已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城區人口生活需要。
(三)市場單體建設標準低一是規模較小。目前濮陽市只有王助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金三角蔬菜批發市場兩個市場,基本屬于規模以上農貿市場,其他大多數農貿市場經營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攤位數不足五十個,普遍存在輻射能力弱、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配套設施不完善。很多農貿市場缺少必要的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配套設施,沒有配備必需的檢測設備,導致農貿市場環境堪憂,食品衛生安全也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硬件簡陋、軟件落后。硬件方面,大多市場是半封閉大棚結構、水泥地面,有的甚至是簡陋的土臺子、水泥墩;軟件方面,主辦單位片面地追求眼前經濟利益,對市場長期發展缺乏理性的判斷與分析,對市場設施提升滿足于簡單的修修補補,不愿意投入資金,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四)市場管理措施不到位雖然工商、城管、質監等多個部門都對農貿市場實施監管,但“多龍治水”并沒有治好水,沒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市場發展中心受職能制約,對市場主辦單位既沒有行政約束手段,也沒有獎補激勵措施,所能做的也僅僅是行業指導和服務。從市場管理的內部環境來講,沒有專業的管理團隊,部分村辦市場和自辦的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只負責收取租金,提供攤位、水電、清掃場地等簡單服務,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多年來,農貿市場之所以成為城區居民關注的熱點,政府多次創建、迎檢的工作難點,主要問題:一是農貿市場管理無主管部門。多年來多頭管理,形成日常管理“互相扯皮”,創建迎檢特殊時段“男女老少一轟而上”,過了時段就“放羊”,市場建設管理一直無人問津。二是農貿市場建設管理無統一管理標準和明確的管理主體,絕大部分市場處于個人承包,只收費不維護、只收費不管理的混亂狀態。
二、推進濮陽市農貿市場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借鑒鄭州、安陽、濟源等地成功經驗,結合濮陽市實際,市場發展中心對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與發展進行了一些思考,總的考慮是:按照“民生公益性、政府主導性、工作統籌性、管理規范性”的思路,進一步加大農貿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推進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努力為完善城市功能、推進城市建設和城市轉型跨越提供支撐和服務。當前重點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規劃引領,優化農貿市場發展布局按照“統籌規劃、協調配套、統一標準、嚴格執行”的原則,科學制定農貿市場中、遠期發展專項規劃及詳細建設規劃,構建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依托、以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為骨干、以社區農貿市場為主體、以便民菜點為補充的農貿市場建設規劃體系。“統籌規劃”,就是統一編制市城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根據專項規劃要求,編制各個農貿市場詳細建設規劃,形成圖標化、網絡化、精細化規劃體系,使農貿市場建設有規可依。“協調配套”,就是農貿市場規劃應與區域人口狀況、地域范圍相適應,方便居民生活;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相適應,逐步向標準化、超市化、連鎖化經營發展;與周邊市容環境相協調,提升城市品位;與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保持城市規劃體系的完整性。“統一標準”,就是參照國家商務部《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的標準,結合濮陽市實際,制定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標準。按照就近服務的原則,以社區或居住小區為基本單元,一般1萬人規劃建設一個菜市場,服務半徑為800-1000米。菜市場面積按服務區域內每千人120-150平方米設計,一般控制在不小于1000平方米、不大于3000平方米的規模以內,“超市型”農貿市場其經營農副產品的面積不得少于建設面積的70%。同時,根據需要配建停車場。“嚴格執行”,就是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一旦確定,不得改變其用途和挪做他用,采取由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與農貿市場產權人、開辦者簽訂《農貿市場用途不予改變合同》等措施,確保規劃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二)推進改造升級,拓展農貿市場服務功能1.科學制定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分期分批”的原則,制定出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實施方案,切實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工作目標,力爭2-3年內完成現有農貿市場改造任務;新建小區專項規劃有農貿市場布點要求的,必須納入小區配套公建項目,與小區同步建設。明確工作職責,明確一個單位牽頭組織實施改造工程,擬定農貿市場改造標準,制定驗收辦法和考核標準,并組織驗收。明確工作要求,把區級政府作為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由市政府與其簽訂工作責任狀,嚴格獎懲兌現。2.嚴格建設標準。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監理、統一驗收“五統一”的工作要求,一方面,對農貿市場的規劃選址、場內經營設施、附屬設施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并邀請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另一方面,按照施工圖紙要求,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精心組織實施,逐一進行驗收,并將驗收結果作為財政補貼資金撥付的依據。3.強化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設立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農貿市場建設、改造項目配套建設。另一方面,簡化手續,在報建、辦證等辦理各種手續方面開辟綠色通道,減免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市本級費用,對城區符合專項規劃的新建農貿市場,土地出讓金實行先征繳、再補助,補助資金作為政府資產入股,切實增強政府“有形之手”對農貿市場的掌控力。同時,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依法參與農貿市場建設,不斷拓展農貿市場建設發展新途徑。
(三)理順管理體制,積極構建長效管理機制1.綜合管理。成立由市長任組長,財政、城管、工商、規劃、國土、住建、市場發展中心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貿市場改造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發展中心,具體負責農貿市場的改造、建設、管理的綜合協調、檢查驗收和考核評比等工作。同時,根據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將農貿市場改造建設管理的職責任務落實到各個部門,明確各部門農貿市場管理責任。2.明確產權。農貿市場改造建設管理工作推進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市場的產權不屬于政府,導致政府的“指揮棒”不靈。對現有的大中型農貿市場,可采取政府出資逐年回購、回租的方式,收回農貿市場的所有權,體現農貿市場的公益性;對新建小區的農貿市場,政府通過減讓土地出讓金等途徑,獲得所有權;對政府出資回購、回租及新建的標準化農貿市場,其經營權委托給市市場發展中心統一管理,以增強公益市場的支撐力;對產權無法回收或回租的民辦農貿市場,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明確市場投資和經營業主為市場管理第一責任人,接受全市統一管理。3.維護秩序。由規劃部門盡快編制出臺濮陽市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為濮陽市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打好基礎;財政部門負責改造補貼資金籌措,為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提供經濟杠桿;工商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交易行為和流通安全的監督管理,查處交易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城管部門應加強馬路市場的監管,切實解決好馬路市場劃行歸市問題,管好農貿市場外部經營環境;市市場發展中心指導、督促農貿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完善設施、健全管理制度,實現規范運行;衛生、農業、食品監督及各城區政府、社區及相關職能部門,應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堅持全市“一盤棋”,積極參與農貿市場的管理和服務,協同做好農貿市場管理工作。
(四)加強流通建設,推動農貿市場業態創新積極搶抓國家加大農副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機遇,以農副產品流通組織化、一體化和現代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推動農貿市場業態創新。“組織化”就是積極推動農貿市場與農副產品生產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進行產銷對接,探索建立直供直銷、訂單提貨、凈菜銷售等模式,解決農產品流通經營規模小、環節多、成本高、損耗大的問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體化”就是支持農副產品流通骨干企業、批發市場加強產地預選分級、加工配送、包裝倉儲、冷鏈運輸、檢驗檢測等設施建設,發展農副產品生產、收購、加工、存貯、配送一體化經營服務,為農貿市場提供豐富、實惠、可靠、安全的產品來源。“現代化”就是建立市場產品交易追溯監管系統,逐步實現農副產品流通的全索證、全備案、全程追溯管理,推進農貿市場管理信息化、標準化、現代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潔紅,金少勝.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對農產品流通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34).
[2]曾詩琪.菜市場公益性成趨勢[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2(31):1-1.
作者:常俊芳 單位:濮陽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