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少年網絡安全法律意識的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青少年對于網絡安全法律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青少年了解網絡安全的法律渠道太窄,很多青少年對于學校開設《道德與法律》方面的公共課程沒有興趣,也沒有想到會在生活中用到。同時,缺乏專門的網絡安全的法律專題教育,青少年不知道從何處了解,好多青少年從不知走到了無知,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2青少年網絡安全法治教育途徑單一。大部分青少年目前以接受的傳統應試教育為主的方法。這樣的方式一方面不能使學生們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或者這種安全意識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試卷上;另一方面,舊的教學方式也無法充分表達網絡違法犯罪現象的嚴重性。在學生眼里,網絡本身就是由數字構成的虛擬空間,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空間,甚至是一個“法外”空間。要改變學生這種想法就必須改革傳統的書本教育進而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1.3缺少網絡安全法治教育意識。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青少年進行專門的計算機、網絡以及軟件技術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夠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高新技術人才。但是,如果這批掌握了最新技術的青少年不能正確運用所學到的知識,甚至用它來進行違法犯罪,就會對我國互聯網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必須對青少年進行專門的網絡安全法治教育。如此才能從最大程度上防止這些掌握高新技術的專門人才變成危害網絡安全的人。
2、提高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策略
2.1提高法律意識的教育。互聯網以自由著稱,但互聯網里的自由也同現實世界中的自由一樣,是有限度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以遵守法律為前提。應當以法律、法規、條例為主要內容對人們進行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從而讓青少年們知道在互聯網上什么行為可以做,什么行為不可以做,并且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思想認識,作為青少年,要能正確利用網絡、運用網絡,為求知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和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要認識到,網絡本身存在著一定缺陷,網絡環境往往較為復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護。一些青少年由于長時間沉湎網絡,致使其嚴重混淆虛擬空間與現實社會,從而影響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由于認識上的偏頗以及道德素質的缺失、道德行為的失范,很容易被網絡中的色情、暴力、淫穢等不良信息所誘惑,輕則會損害身心健康,荒廢學業,重者為滿足自己的奢望而誘發違法犯罪。
2.2拓展網絡安全法律教育的新渠道。第一、開設專門的針對網絡安全法律教育的選修課;第二、通過案例教學、網絡法律知識競賽等新型手段,利用較多的時間,充分激發青少年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青少年能夠在實踐中進一步自主學習。
2.3加強有關網絡安全的輿論宣傳。通過輿論宣傳不僅可以讓大學生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的內容,還可以起到輿論導向的作用,通過這些網站,間接對青少年進行引導和教育,培養青少年“文明上網”的品德。對網絡給青少年造成的負面影響予以強調,特別是在青少年中進行類似的教育和宣傳,對青少年起警示作用。青少年涉世未深,對新鮮事物缺乏判斷和鑒別,無法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后果,這是青少年的一大弱點;然而,青少年也正處于接受各種教育的最佳時期,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尚未定型,易于教化和引導。
2.4建議有關部門在互聯網上經常舉辦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活動,吸引青少年積極參與,培養青少年“誠信上網”的品德,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作用。青少年迷戀網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網絡世界中,他們能夠尋求到個人價值的體現。青少年個人價值的體現是多方面的,也許是玩網絡游戲的勝利;也許是自己張貼或發表的言論有較高的點擊率;也許是想扮演一回黑客,事實上,青少年在網絡上個人價值的體現方式是比較集中的,滿足他們的這些需求,自然就能夠吸引住青少年的參與。所以,如果有關部門在互聯網上經常性地舉辦一些能夠滿足青少年需求的活動,就能通過這些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各種主題的引導和教育。
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培養青少年的高品德、高素質、高情操很重要。在網絡流行的年代,青少年一定要有較高的認識水平,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養成“誠信上網”、“文明上網”的良好習慣。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為建設綠色網絡環境而努力。
作者:張金娟周凱強單位:渭南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